玉溪市澄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金融:年末,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58087万元, 比上年增长15%。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57624万元,比上年增长27.1%,人均储蓄9722元,比上年增长27.8%。金融各项贷款余额147425万元,比上年增长27.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3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1%,金融机构现金支出478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收支相抵,全县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市场5661万元,比上年减45.2%。 八、科学技术、教育和广播电视事业 科技:2008年向国家、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科技项目14项,获立项支持8项;举办科普宣传及展览17次,办科普宣传展版59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2100份,观众22050人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7期,学术讲座10期,听讲人数417人次;举办培训班33期,培训人员3620人次;农函大开办专业教学班19个,招收学员1033人。 教育:年末,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61所,其中:普通中学7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39所,幼儿园14所。全县在校中小学生共26028人(含职业中学,不含幼儿园),其中:职业高级中学1294人,普通中学8809人(高中2102人、初中6707人),小学15925人。在园幼儿2442人(学前班456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836人,其中:专任教师1590人。普通中学有专任教师677人, 小学793人,幼儿园93人。全县有教学班710个,其中:普通高中39个,初中135个,小学459个,幼儿及学前班51个。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3%,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99.5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07%,巩固率99.49%,辍学率0.6%;初中阶段毕业生入学率94.26%,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9.29%,升学率64.32%。全县有1029名考生参加高考,上线人数834人,比上年增加254人,其中,本科上线436人。“三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22632人次,免补资金636.56万元。 广播电视:2008年,全年开办电视栏目250期,共播出电视新闻稿1461条,其中,有1107条被省、市电视台及广播采用,播出新闻直通车节目366条,播公益广告531条次、标语1175条次。年末,全县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98.1%。有线电视入网用户达32188户,其中:数字电视总户数7815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61.3%。年内新增有线电视入网用户1363户,发展数字电视用户4197户。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放映电影510场(次),观众6.61万人(次),其中“2131”工程放映402场(次),观众4.41万人(次),广场电影周放映108场(次),观众2.2万人(次)。为活跃农村文化,举办文化广场晚会和文化专场演出49场。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室21个,总藏书量25.3万册,总流通25.9万人次,总流通图书75.9万册次,读者25.2万人次,外借图书22.7万册,阅览22.8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12572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GDP)的5.2%。 体育:2008年,参加体育达标学校45所,达标人数19364人, 达标率96%。全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54476人,占全县总人口比重的34%。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我县两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扬敢打敢拼、勇于胜利的精神,一举夺得5枚银牌、2枚铜牌的好成绩,获奖牌数占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3.38%,实现了我县竞技体育的历史性突破。年末,全县共拥有体育场地276块,其中标准体育场地167块,占60%,非标准体育场地109块,占40%。 卫生: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66个,其中镇及镇以上卫生机构10个;村级卫生所32个;个体医疗诊所24家;床位数424张;在职职工5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12人(执业医师176人、职业助理医师38人、注册护士199人、药剂人员36人、检验人员2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1人),占总人数的89.04%。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6人,拥有病床数2.62张;门诊人数419735 人次,住院人次81966人。2008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参合的农户42255户、人口143859人,实参合42184户、140289人,参合率97.52%。县内传染病发病率195.53/十万人,比上年减少33.3/十万人,四苗覆盖率98.6%,食品合格率99.07%,餐具、饮具合格率85.35%。全年孕产妇建卡管理人数1700人,管理率99.59%,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1606人,管理率94.03%,七岁以下儿童保健人数12332人,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01%,三岁以下儿童保健人数4741人,管理率为96.89%。 十、城市建设 2008年共投资3803万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设区面积达2.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长46公里,道路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4.7平方米;供水管道长80公里,年内供水总量192万立方米,出厂水水质合格率100%,管网水细菌合格率10%,管网水大肠菌群合格率100%,管网水浊度合格率100%;建成区路灯增至2260盏,安装路灯道路长39公里,安装夜景烟花霓虹灯20套、夜鸣珠灯8套,霓虹灯桥10架;城市绿化覆盖面积52.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9.7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5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总量152万立方米;城镇化水平达31.5%。有污水处理厂2个,年内处理污水206.74万立方米,去除生化需氧量72.82吨、化学需氧量253.61吨、悬浮物167.32吨、总磷3.78吨、总氮13.16吨,经过处理的水质均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抚仙湖水质达GB3838—2002Ⅰ类标准。县城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9.5%。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改善: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表明:2008年,农民人均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 恩格尔系数)为42.3%。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1.8平方米,砖木结构、钢混结构占住房面积的46.7%,住房造价807.5元/平方米。农民人均总收入7564元,比上年增加1390元,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5009元,比上年增加788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31元。其中:食品支出1832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2.3%;居住支出74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7.1%;衣着支出244元, 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6%;家庭设备及服务用品支出242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6%;医疗保健支出48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1.2%;交通和通讯支出281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6.5%;文化娱乐及服务支出37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8.6%;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12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9%。 凤麓镇农民人均总收入8098元,比上年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5489元,比上年增长17.6%。龙街镇农民人均总收入7602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民人均纯收入5039元,比上年增长18.8%。右所镇农民人均总收入7587元,比上年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元,比上年增长18.9%。海口镇农民人均总收入7481元,比上年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4929元,比上年增长18.7%。九村镇农民人均总收入7498元,比上年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4941元,比上年增长18.6%。阳宗镇农民人均总收入7249元,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4703元,比上年增长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