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华宁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县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为主旋律,做大做强矿电产业,巩固提升烤烟产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产业,突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个重点,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十一五”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2005年,全县现价生产总值(GDP) 达160018万元,比上年增加23587万元,增长17.3%,按可比价增长14.4%。人均县内生产总值7823元,比上年增加1101元,增长16.4%。在县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50684万元,比上年增长6.9%,按可比价增长4.5%,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44913万元,比上年增长39.2%,按可比价增长33.4%,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增加值64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按可比价增长12.1%,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4.8:23.6:41.6变为今年的31.7:28.1:40.2。工农业总产值(现价)达189218万元,比上年增加44410万元,增长30.7%,其中:工业总产值117166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农业总产值720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全县社会劳动者人数为122278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分别为94771人、8055人、19452人,分别占77.5%、6.6%、15.9%。 二、农村经济 2005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发展为主题,市场为导向,采取各项措施,增加农业基础投入,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科技到位率,实施科技兴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20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农业产值40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林业产值1471万元,比上年下降28.4%;牧业产值27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渔业产值1265万元,比上年增长63.9%。服务业产值1147万元,比上年下降31.9%。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5295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农业产值占28.5%,非农行业产值占71.5%。农业商品产值60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农业商品率83.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县乡村从业人员110321人,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6208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4.7%。 (一)种植业:在确保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巩固和提升烤烟产业,扩大柑桔、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在大春栽插时遭受多年不遇的干旱,县委、县政府组织上千名机关干部驻村帮户,与农民一道抗旱抢栽抢种,确保了大春作物的及时栽插,加之后期气候适宜,促进了农业生产整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5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2139亩,比上年增加968亩,增长0.4%。经济作物及蔬菜播种面积153809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9.7%,比上年增加10817亩,增长7.6%。耕地复种指数由上年的218%上升到今年的223%。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59.1:40.9调整为今年的57.4:42.6。 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万公斤 产品名称 2005年 2004年 2005年比2004年 +、- 绝对值 % 1、全年粮食总产量 6894 6917 - 23 0.3 (1)大春粮食产量 5377 5275 + 102 1.9 其中:稻谷 2168 2243 - 75 3.3 包谷 2799 2643 + 156 5.9 (2)小春粮食产量 1517 1642 - 125 7.6 其中:小麦 1071 1218 - 147 12.1 蚕豆 136 138 - 2 1.4 2、烤烟产量 1648 1515 + 133 8.8 其中:收购量 1592 1484 + 108 7.3 上等烟比例(%) 59.38 55.75 + 3.63 6.5 3、全年油料产量 168 135 + 33 24.4 4、全年蔬菜产量 6284 5309 + 975 18.4 5、水果总产量 3965 2474 + 1491 60.3 其中:柑桔产量 3144 2117 + 1027 48.5 柿子产量 221 177 + 44 24.9 (二)林业: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县发展目标,按照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思路,全力抓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石漠化监测等重点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全年造林面积19900亩,其中:珠防人工造林5700亩,工业原料林8250亩,竹产业1050亩。封山育林面积74.07万亩,其中:县级封山育林70万亩,珠防封山育林2.07万亩。四旁义务植树37万株,育苗面积90.4亩。森林植被覆盖率43.43%,其中:林地覆盖率22.65%,灌木林覆盖率20.78%。主要林产品产量:棕片4101公斤、松籽2115公斤、核桃58680公斤、板栗15452公斤、花椒4233公斤。 (三)畜牧业:继续抓好各项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加强防疫、检疫,搞好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科技到位率。以发展商品肉猪和家禽生产为重点,抓好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以沼促畜、以畜养沼的发展方针,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7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出)栏数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5年 2004年 2005年比2004年 ± 绝对值 % 1、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50497 50268 + 229 0.5 当年出栏 头 19498 19569 - 71 0.4 2、生猪年末存栏 头 176070 165031 + 11039 6.7 当年出栏 头 188480 167012 + 21468 12.9 出栏率 % 114.2 108.0 + 6.2 3、羊年末存栏 只 61681 62715 - 1034 1.6 当年出栏 只 29362 30563 - 1201 3.9 4、家禽年末存栏 只 282777 254910 + 27867 10.9 当年出栏 只 565444 369983 + 195461 52.8 5、肉、蛋、奶总产量 万公斤 2281 1980 + 301 15.2 (四)渔业: 2005年水产养殖面积3797亩,比上年增加237亩;水产品产量66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万公斤,增长6.5%,其中:养殖产量47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万公斤,增长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