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3-17 玉溪市红塔区统计局

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餐饮业零售额5.78亿元,增长25.8%;其他行业零售额0.74亿元,增长6.2%。

从经济成份看,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8.71 亿元,占零售额的19.8%,同比增长2.5%;非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35.31亿元,占零售额的80.2%,同比增长27%。

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十大类商品除体育娱乐用品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略降外,其余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07.4%;日用品类增长44.0%;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 21.1%;书报杂志类增长21.2%;通讯器材类增长 1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9%;家用电器类增长12.5%;化妆品类增长12.0%。汽车销售额11.55亿元,增长30.2%。

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回落。受食品价格回落的影响,我区CPI涨幅进一步回落。与去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5.3%。按类别看,八大类同比仍保持“六升一平一降”的格局。八大类消费品价格1-12月累计涨幅情况分别为食品类价格上涨14.6%;居住类上涨6.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其中:教育费下降0.5%;交通及通讯类与上年持平,其中:燃料及配件上涨11.4%;衣着下降6.2%。涨幅进一步回落。与去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5.3%。按类别看,八大类同比仍保持“六升一平一降”的格局。八大类消费品价格1-12月累计涨幅情况分别为食品类价格上涨14.6%;居住类上涨6.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其中:教育费下降0.5%;交通及通讯类与上年持平,其中:燃料及配件上涨11.4%;衣着下降6.2%。

六、外向型经济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2008年,我区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信息采集、项目跟踪、后期服务等工作,推动招商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围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第三产业招引项目,做强特色产业,确保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2008年,实施市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34项,合同总投资31.97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3.53 亿元,增长8.2%,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实施国外引资项目4项,实施国外引资项目合同外资额2065 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28.33万美元,完成任务的165%。2008年,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2244万美元,比上年减36.6%,其中:出口额2135万美元,进口额109万美元。

七、财税、金融

2008年,红塔区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继续实施“产业强区、生态立区、人才兴区、引资壮区、区域功能”五大战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组织收入,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全面提升依法理财水平,保证了工资发放、机构运转、社会稳定的支出,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14亿大关,达到14.35亿元,比上年增收2.83亿元,增24.6%。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5.23亿元,比上年增加0.76 亿元,增长17.1%。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亿大关,达到6.31亿元,比上年增收1.05亿元,增19.9%。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0.47亿元,比上年增加1.38亿元,增长15.1%。

金融秩序稳定,对全区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39.93亿元,比年初增加34.16亿元,增长11.2%。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47亿元,比年初增加26.57亿元,增长26.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64.08亿元,比年初增加7.94亿元,增长5.1%。

八、城建与环保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围绕在全省率先建成第一个生态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生态立区”战略,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作全面加快,城市景观和市容市貌有了巨大变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优良和良好状况。城市道路网更趋完善,城市布局更趋合理,2008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81公里;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3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达到97%。处理污水1835.9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53.0%;绿化覆盖面积83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园林绿地面积76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0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7平方米。日清扫保洁主要街道67条,面积162 万平方米,日清扫清运生活垃圾150吨,清运率达到100%。年累计清运生活垃圾5.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4%。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绿化水平大大提高,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明显改善。

围绕中心城区生态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厂扩建及玉溪大河、东风大沟环境整治等基础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加快了北片区开发,抓好东风大河和南片区的规划建设。完成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和13个集镇规划编制。完成出水口生态公园水系完善配套工程建设。完成红塔大道延长线二期、东风南路、东风北路延长线等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拆临建绿”、 “栽植大树”、“立体绿化”、“屋顶绿化”、“拆墙透绿”等工程。抓好主城区交通、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老城区改造的准备工作。

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全力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营街、春和、李棋、研和4个乡镇通过了省环保局“生态乡镇”考核验收,27所学校荣获“绿色学校”称号。山区增施有机肥工程得到落实,绿化造林2757亩,林业生态有效改善。“七彩云南玉溪保护行动”、环保百日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关停淘汰污染企业5户,20家冶炼企业投入资金2474万元,完成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实现结构减排二氧化硫119.24吨、COD(化学需氧量)17.1吨。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省内8座城市开展的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公众对玉溪中心城区环境满意率位居第一。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积极发挥引导、扶持、推进、服务作用,着力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