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六、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 2006年全区耕地面积17625亩,比去年减少1050亩,减5.6%;水库17座,库容量1025万立方米,比去年下降14.6%,供水量777万立方米,比去年增长81.5;森林面积4.86万亩,森林覆盖率30.4%。 环境保护逐步加强。开展了全区环境行政执法活动,实施行政处罚5件,环境违法案件处罚率为100%。深入开展史家河的调研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及时密闭放射源6枚。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长年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二级,空气质量2类,同上年持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2006年,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30项,建设项目环保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100%。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和第一、二、三批禁燃烟煤工作,补助资金58.8万元,同比增长27.5%。全年征收排污费155.2万元,占年计划的129.3%,同比增长172.8%。 全区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区城市道路网更趋完善。区域内规划面积为42.73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区城市化水平为20.7%,新增城市面积1.15平方公里,达到9.6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17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8平方米。在规划的七纵八横城市主次干道15条中,现已完成10条,建成20公里的城市基础干道,现有区、乡、村公路89.08公里。 七、财政 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9455万元,同比增长85.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403万元,同比增长54.9%;地方财政支出24931万元,同比增长128.5%。 八、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06年末,西城街道户籍人口38564人,比上年增加3311人,增长9.4%,出生人口449人,出生率12.6‰,人口自然增长率7.4‰,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2.3和1.71个千分点。全区常住人口112423人,比上年增长1.9%。 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973元,人均增加873元,增长9.6%,全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3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3481元,人均增加316元,增长10%。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946元,比上年增加3240元,增长19.4%。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88人,其中参保职工536人,离退休人员51人,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帮助31户解决了住房困难。 为妥善解决开发区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于今年实施了《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和《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对143人发放了养老金15133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了4期,使培训后的450人全部进入到驰宏公司就业;组织劳务输出520人。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30件,涉及农民工404人,涉及拖欠工资66.89万元,追回拖欠工资56.62万元,清欠率84.65%。 认真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构建和谐开发区。2006年全区立刑事案件372件,其中,命案立2破2;受理治安案件313件,查处171件,查处率为54.6%。 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共有各类学校29所,其中,高等教育1所,中等教育8所,初等教育6所,小学及学前教育14所。2006年,西片区以西城中小学为中心,继续推进教育人事改革,激活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在全市率先普及高中教育。2006年中考,西城中学25人上曲一中录取线,700分以上44人,三元中学中考17人上曲一中录取线,西城中心小学在2006年全市统测中,平均分高于麒麟区;投入320万元与曲二中联合办学,投资1160万元启动了西山小学整校迁建工作;大力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危房5000平方米;从全市公开招考选聘了40名中小学教师充实到教育一线。 卫生、文化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全区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及社区医疗单位6个。启动了新型农村合做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2.8万人,参合率94.3%。辖区内儿童接种乙脑、流脑疫苗3700余人次,接种率为92.7%,辖区内无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妇幼保健各项指标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在曲靖市“第二届文化艺术周”期间,开发区参加的“广场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和组织奖,名列全市60家参赛单位第二名。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西山居委会有线广播改为调频广播。成功举办了首届新春文艺联欢晚会和青年联谊活动,270人参加了个18个节目的演出,120人参加了5个竞赛项目的角逐。 三元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复后,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2006年共接待各类人员58630人次。 2006年翠山旅游影视文化城新购进旅游观光车8辆,接待各类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万元。 说明: 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