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3-17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八次和市委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工业基地,建设秀美城市新区”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增加,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又快又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综合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2006年,初步核算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92%,增幅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人均GDP为38110元,比2005年提高13050元。经济实现五大突破:一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二是工业总产值突破90亿元;三是财政总收入突破7亿元;四是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万美元;五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亿元。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增加值4228万元,比上年下降4.99%,增幅同比回落6.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9.92亿元,比上年增长76.47%,增幅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经济增长43.8个百分点,对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9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幅同比上升6.18个百分点,对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58:40调整为1:69:30。

二、农业

开发区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实施“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万元增收计划”,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基础,但受畜牧业和烤烟生产的影响,农业总产值仍然下降。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115万元,比上年减少6.8%,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4684万元,林业产值46万元,畜牧业产值3193万元,渔业产值19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4%、100%、-27.1%、-7.7%。

小康城建设顺利。已完成白牛社区白牛居民小组居民新村的建设,并交付使用;冯官桥社区钱家坡小康城、三岔社区牛街小康城和白牛社区龙潭小康城已开工建设。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333亩,比上年减少1.6%,烤烟移栽面积5500亩,比上年减少26.7%,蔬菜面积2500亩,比上年减少16.7%。

全年粮食产量105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1%,烤烟产量78.5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5.6%。

水果生产面积8828亩,产量达21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9%,产值为458万元。

2006年,全区林业生态系统规划建设效果明显,完成人工造林面积为600亩,封山育林2000亩,占计划的100%。森林管护面积42000亩。启动森林二类资源调查、集体林权改革。

畜牧业生产出现下降。全年生猪出栏23670头,占计划的118.4%,比上年下降39.1%;家禽出栏100889只,占计划的100.8%,比上年下降1.2%;各种肉类总产量3130吨,占计划的104%,比上年减少1409吨,下降29%。

渔业生产有所减少。2006年末,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479亩,渔业产量192吨,占计划的100.6%,比上年下降7.7%。

乡镇企业。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6001人,比上年增长12%,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上交税金15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

三、工业

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增量扩充、效益提高。2006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5.33亿元,比2005年增加51.56亿元,增长117.8%,比“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20.08%要高97.7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6.77亿元,同比增长91.7%,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为86.3%,拉动全区GDP增长42.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38亿元,增加值26.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93.7%;重工业总产值86.88亿元,轻工业总产值8.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57.9%。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实现利润总额8.7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7亿元,同比增长35.9%,增幅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6年底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8.58亿元。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21个,其本年完成投资额合计17.7亿元,占全区项目总投资的78.4%。

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0.3%。商品房销售面积50.26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125%,商品房空置面积210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6%。

全区基础设施投资2.15亿元,比上年下降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5%,比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本年已竣工道路为:翠峰西路四期、宁州路二期和学府路三期;在建道路为:工业园区主干道一期、珠源西路三期、翠和路和翠峰西路绿化。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1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4%,其中住宅1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8.1%;房屋竣工面积9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6.6倍,其中住宅8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

五、贸易、招商引资

在通讯、住房、汽车、旅游等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和假日经济效应的带动下,全区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亿元,增长30.4%。

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2545户,增长17.3%,从业人员6239人,增长36.2%;私营企业439户,增长93.4%,从业人员4081人。

市场物价温和上扬。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4.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4.3%。

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的情况下,我区积极调整招商引资的策略和手段,突出重点,注重项目质量,把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结合起来,致力于促进项目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06年,招商引资项目23个,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5个;实际利用外资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实际引进市外国内资金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500万美元,同比增加了8.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