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富源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测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98960万元,经济总量比上年增加1133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947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7800万元,增长8.1%,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80080万元,增长14.8%,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325200万元,增长14.6%,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54880万元,增长16.0%,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80万元,增长13.6%,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得到加强,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9:53.6:24.5调整为21.1:54.4:24.5。经过不断发展,以煤、电工业互为依托的工业产业升级不断得到提升,工业经济结构大为改善,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层次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结构单一,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较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人口基数特别是农业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加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物价上涨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难,低收入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滞后,统筹协调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压力大,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一些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依然不少,仍需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强化稳农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对种粮农民、良种、母猪、农机具等补贴力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0880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农业产值104468万元,增长6.0%;林业产值4286万元,增长23.2%;牧业产值94472万元,增长9.8%;渔业产值3001万元,增长1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78万元,增长12.0%。 特色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到年末,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已有6个建成,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富源大河乌猪”、“富源魔芋”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省第一家拥有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县。全年种植魔芋8.55万亩,比上年增长3.3%,产量17.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产值21255万元,比上年增长0.7%,特色魔芋产业稳步发展。收购烟叶16450吨,烟叶收购产值20569万元,创1998年烤烟“双控”以来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2.8%。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吨) 267884 2.42 其中:小麦(吨) 14826 7.21 稻谷(吨) 20255 0.23 玉米(吨) 139305 0.65 薯类折粮(吨) 59340 4.37 其它杂粮 (吨) 34158 5.84 油料产量(吨) 12816 1.59 烤烟产量(吨) 16629 -2.65 蔬菜产量(万吨) 34.67 0.29 水果产量(吨) 5369 18.18 畜牧养殖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内以肉类价格为主的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为养殖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市场吸引力。全年共出栏肥猪82.4万头,比上年增长17.6%。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如下: 2007年 比上年土%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 133489 5.53 年末生猪存栏(头) 601431 6.88 年末山绵羊存栏(只) 174205 -0.21 出栏猪(头) 823951 17.61 出栏牛(头) 31247 31.94 出栏羊(只) 90086 19.56 肉类总产(吨) 89099 16.43 其中:猪肉(吨) 80141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