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铜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17 铜仁地区铜仁市统计局

烟酒及用品106.16.1

衣着 102.32.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31.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4.64.6

交通和通讯100.90.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72.7

居住103.23.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渝怀铁路已开通客货运列车,建成瓦窑河大桥和坝黄凯芒大桥,完成谢桥至六龙山通乡油路改造路基工程和滑石客运站主体工程;动工建设市府路、和平乡龙鱼大桥、长坪大桥,开展了谢桥至六龙山、茶店至大坪通乡油路改造,及川硐、茶店客运汽车站前期工作。我市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308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20203万吨公里,增长18.5%,旅客周转量186740万人公里,增长18%。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为28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8.3万户,比上年增长2.4%,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18.42万户, 比上年增长16.5%。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全年旅游接待人数62.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实现旅游总收入19955万元,比上年增长23.9%。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009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073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地方财政支出完成46545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1122万元,比上年增长25.9%,一般公共服务费支出10882万元,比上年增长40.3%;非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增强,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6%。

金融、保险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092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乡储蓄为250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各项贷款余额为4359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全年保费收入9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赔付支出3875万元,比上年增长54.9%。

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决保障资金1630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春秋季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共18909人;均衡配置基础教育资源,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推进了教育事业新发展。2007年,全市辖区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7914人,教职工1141人;中等专业在校学生5047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31542人,教职工1786人;小学122所,在校学生38893人,教职工数209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4%,初中入学率为95.7%。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卫生机构(不含诊所)有37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15个,床位数1731张,卫生技术人员1528人;其中:医院机构15个,卫生技术人员1155人,床位数1478张。

体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①是举办城区1200人43个中老年人健身活动;②开展1500人春节登山和110人冬泳活动;③是举行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龙舟月多彩贵州铜仁市端午节龙舟赛,参赛队50支,掀起了全面健身新高潮。

九、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得到发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总额达3.2亿元。完成了桐梓坳道路改造建设、开天和牛场坡“三小”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建成瓦窑河大桥和坝黄凯芒大桥,完成谢桥至六龙山通乡油路改造路基工程和滑石客运站主体工程;完成行政中心土建工程、金鳞大道工程量的70%,动工建设市府路、和平乡龙鱼大桥、长坪大桥,开展了谢桥至六龙山、茶店至大坪通乡油路改造,及川硐、茶店客运汽车站前期工作。城市规划面积已达21平方公里。一是加快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力度。①是投资66.2万元新建6座公厕和投资39.2万元新建垃圾站5座。②二是城市亮化日新月异。投资362万元,安装路灯182组,路灯控制箱9个,数码庭院灯110盏,LED数码彩灯2万余米,投光灯160盏。全市共有路灯3861组,其中纳灯2144盏,节能灯1717盏。二是园林绿化焕然一新。城区新增绿地面积7.52平方米, 绿地总面积达到606.37万平方米, 绿地覆盖率为35.9%。

十、人口、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2007年,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市出生人口4540人,出生率为11.3‰;死亡人口2095人,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669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265人,年末总户数103968户。全市从业人员达20.5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11.6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72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比年实际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716元,比去年增长10.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049元,比上年增长13%,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如下。

指标 城镇农村

彩色电视机(台)118103

摩托车(辆)617

电冰箱(台)8472

移动电话(部)13657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城镇4669户、11852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农村16886人得到低保,其中:五保户有1390人;本期失业人员就业人数为3218人,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为26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参加养老保险683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0462人,其中:在职职工8311人,退休2151人,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有54835户、20.84万人参加。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8个、床位202张,入住老人144人;其中:城市中心敬老院有床位102张,入住老人86人,入住率达到85%,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0个,社区服务中心4个。

注:1、各项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率为市计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