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普定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060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9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75787万元,增长13.6%,二产中,工业增加值70544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建筑业增加值5243万元,下降53.3%;第三产业增加值25902万元,增长6.7%。人均GDP3162元,比上年增加265元,增长9.1%。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1.8:57.9:20.3调整为22.2:58.0:19.8。一产上升0.4个百分点,二产上升0.1个百分点,三产下降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GDP)增长1.8、7.4、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7%、69.8%、13.2%。 我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较量好,基本上实现了质量、效益、结构的统一,但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口密度大,人均GDP占有量小,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工业化水平低,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 二、农业 全县紧紧围绕党中央的“三农”政策,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222万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25095万元,增长9.3%;林业产值645万元,下降7.5;牧业产值16891万元,增长10.6%;渔业产值1109万元;增长9.1%。 受结构调整的影响,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4305亩,比去年减少10095亩,随着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160吨,比上年增加307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3148亩,比上年增加9356亩 ,蔬菜种植面积38904亩,增加6581亩 。 林业生态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4461亩,育苗面积408亩,比上年增长21.1%。主要林产品产量生漆2.5吨,比上年减少7.4%,油桐籽29.2吨,比上年下降0.1%。 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3721吨,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大牲畜存栏数87486头,比上年增长2.3%,生猪存栏数139767头,增长5.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7366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6820吨,,比上年增长0.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85吨,比上年下降2.3%,农村用电量1058.5万度,比上年增长4.5%。 扶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全县共有9153个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1万个低收入贫困人口越过低收入贫困线,全年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41.17万元,回收597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支农护农作用加强,所有实施的扶贫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快速增长,在全县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推动全县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84259万元,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0544万元,增长2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9992万元,实现增加值66246万元,增长29.9%;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4267万元,实现增加值4280万元,增长6.8%。产销率达到96.2%。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3家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934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实现增加值931万元,增长56.7%,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14419平方米,增长19.8%,房屋竣工面积51948平方米,增长2.8%,实现利税总额180万元,比上年增长42.9%。由于跨区项目建安工程大幅下降,全县区域内实现增加值5243万元,比上年下降5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幅比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五、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97万元,比去年增长12.4%。从城乡市场分部看,县的零售额10674万元,增长17.3%;县以下的零售额11023万元,增长8.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837万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1830万元,增长13.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 邮电通信增势强劲。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2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327万元,增长16.4%。年末全县电话总用户35254户,新增2539户,其中无线市话(小灵通)用户5367户,新增1667户;移动电话用户13120户,新增420户。年末全县电话普及率8.53部/百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606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8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实现了上台阶目标。全年财政总支出20888万元,增长7.3%。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5.7%,符合财政收入同GDP同步增长的经济运行规律。 金融平稳运行,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资金运行趋于活跃。现金支出大于收入,货币继续投放。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891万元,比年初增加5093万元,增幅为6.4%,其中,储蓄存款35307万元,增长20.4%;各项贷款余额199488万元,比年初增加19551万元,增幅为10.9%;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32871万元,比去年少投放2684万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9.6 %。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60 万元,增长6.8 %;人寿保险保费收入550 万元,增长50.7 %。全年保险赔付支出449万元,增长16 %,其中,财产保险赔付支出284 万元,增长53.5 %;人寿保险赔付支出165万元,增长18.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县初中、小学入学率分别是97.8%、98.98%,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23268人,比上年增加1345人;小学在校生人数56516人,比上年减少795人。 科技示范作用明显增强,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85万元,超过全年经常性财政预算的0.5%,普及各种农业科技培训54085人次,争取”白岩镇5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财政科技扶贫项目,批准资金100万元,推广板田大蒜种植30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