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仁怀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城市”的要求,紧密结合仁怀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继续推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加快仁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预期目标,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并经贵州省统计局评估,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844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增幅是自1998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3733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682万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5027万元,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66.4:18.2调整为14.0:68.4:17.6,二三次产业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801元,比上年增长15.8%。比全省和遵义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高出4858元和4394元。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除生产资料价格起伏较大外,居民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涨。 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3049人,比上年末增加3192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跨过2万元大关,达20490元,比上年增长13.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不够稳固,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油电煤运价格上涨较快,企业承受能力较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乡镇财力比较薄弱;部分城乡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二、农 业 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78万元(现价)。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64770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5947万元,减少8.6%;牧业产值54777万元,增长9.9%;渔业产值849万元,增长13.6%。 继续调整种植业种植结构。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3464公顷,比上年增加553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855公顷,比上年增加278公顷;烤烟种植面积2231公顷,比上年增加272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6647公顷,比上年增加1212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56235吨,比上年减少10801吨,下降4.0%。其中:油菜籽产量12316吨,增长4.2%;烤烟产量3337吨,下降5.8%;高梁产量26384吨,增长6.4%。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56235 -4.0 夏粮 85976 2.5 秋粮 170259 -7.0 油菜籽 12316 4.2 烤烟 3337 -5.8 茶叶 406 0.7 高粱 26384 6.4 水果 17129 0.9 蔬菜瓜类 144823 13.3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2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0.5万亩,退耕还竹面积2.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6.4%。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1000吨,乌桕籽281吨,花椒123吨,板栗88吨等。 畜牧业稳定发展。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保持快速增长。 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吨 52600 13 牛奶 吨 42 5 禽蛋 吨 3018 14.1 牛年末存栏 头 130343 4.3 牛年末出栏 头 27218 14.2 猪年末存栏 头 608000 6 猪年末出栏 头 505633 12.8 羊年末存栏 只 162600 6.1 羊年末出栏 只 98100 12.9 水产品产品 吨 848 13.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59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7.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074吨,下降1.2%,农村用电量202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39万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6004万元,增长21.3%。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759万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632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9%和2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30066万元,增长17.9%;市级规模工工业完成增加值37112万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94745万元,增长23.1%,规模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2.9%,增长6.4%。其中:市级规模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19358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4.1%,增长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97929万元,增长50%,其中:市级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550万元,增长8.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20 持平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971 -17.3 水泥 万吨 19 5.6 饮料酒 吨 85000 18.2 其中:茅台酒 吨 11191 8.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3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97万平方米。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事业继续发展。启动盐津河二桥建设,继续完善通乡油路建设和通村公路建设,初步形成通乡和通村公路网络,交通运输能力得到提高。2005年,我市公路通车里程1707公里。全市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8783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1881万人公里。到2005年底我市民用车辆拥有量2360辆,其中:客车669辆(城市公共汽车45辆,城市出租222辆),货车(包括农用车)1691辆。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247万元,比上年增长36.3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760万元,增长11.9 %;电信业务收入9487万元,增长39.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3431户,比上年增长11.6%,电话普及率达7.2部/百人。小灵通用户1671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9284户,比上年增长26.1 %。年末互联网用户 4429户,比上年增长50 %。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全市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9770万元,增长45.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498万元;农村非农户及城镇居民个人投资6809万元。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8196万元;更新改造投资5157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