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六枝特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3-17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统计局

金融业稳健运行。2008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39999万元,比年初增加66719万元,同比增长24.4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3764万元(邮政储蓄存款为19848.04万元,比年初增加1150.04万元,同比增长6.15%),比年初增加35305万元,同比增长22.28%。各项贷款余额210418万元,比年初增加26864万元,同比增长14.64%,其中:工业贷款8171万元,比年初增加1171万元,同比增长16.73%;农业贷款20285万元,比年初减少2255万元,同比下降10.00%。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商业保险保费收入494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3%,其中:财产险收入1356.6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1%;意外伤害险收入371.93万元,比上年下降27.04%;寿险收入3111.47万元,比上年增长33.56%;能繁母猪险保费收入102万元,比上年下降2.86%。各项赔款和给付314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3%,其中:财产险赔款953.45万元,比上年增长31.78%;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74.30万元,比上年下降38.79%;寿险给付1907.45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比上年增长11.76%;能繁母猪险赔付108万元,比上年赔付增加107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8年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311所(含54个教学点),在校学生123643人,专任教师495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0%。

表4:2008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所 311 减少7所

其中:在校生 人 123643 1.58

教职工 人 4962 0.81

其中:专任教师 人 4953 6.31

普通高中 所 5 持平

招  生 人 1948 7.09

在校生 人 5557 -0.84

毕业生 人 1936 -7.72

初中 所 41 减少 1所

招  生 人 11288 -12.17

在校生 人 28840 3.97

毕业生 人 8362 -4.27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 110.17 -0.23

小学属性 所 238 减少19所

招    生 人 12485 -11.78

在校生 人 77886 -1.53

毕业生 人 12879 8.76

学龄儿童入学率 % 99.1 0.1

特殊教育 所 1 持平

招    生 人 9 -74.29

在校生 人 110 7.84

幼儿园在园幼儿 人 9350 0.77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年末,全区有文化服务中心19个,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达26508余户,城区有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2座,乡镇村村通广播电视站71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26%,比上年增0.0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58%,比上年增0.06%。档案馆1 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3287卷。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得到加强。2008年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3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采血机构1个;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年末共有床位894张,比上年增长14.18%。卫生技术人员895人,比上年增长13.72%,其中:执业医师299人,比上年增长6.03%;执业助理医师85人,比上年下降8.60%;注册护士269人,比上年增长24.54%。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我区运动员代表六盘水市在全省首届农民运动会龙舟比赛中荣获第六名。

九、人口、劳动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08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2.10‰;死亡率为5.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0‰;政策生育率95.40%。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61.09万人,比上年增长1.04%。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有序推进。2008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6066人,新增城镇就业4683人,年末全区有382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比下降3.29%;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986人,比上年末上升4.5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524元,增加359元,比上年增长16.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53元,增加500元,比上年增长8.4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4.0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98%。

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民生问题持续得到改善。2008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解决3.64万人饮水问题。完成农村贫困户住房改善1200户;农村危房改造280户;异地扶贫搬迁193户781人;文明村寨道路硬化10.27万平方米;“绿色证书”培训1265人、普及培训75895人次;“阳光工程”培训2003人;“雨露计划”培训1551人。提前启动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全年净减少低收入以下农村贫困人口6800人。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537人(含离退休人员),比上年末增加688人,其中:参保的离退休人员265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6754人,增加131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383人,新增5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9712人,新增1475人,其中:农民工8451人,新增2323人。

2008年年末,全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574人,新增233人,实现了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年末共有94人次领取失业保险金,较上年减少46人次,同比下降32.86%。

2008年年末共有19273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084人,同比增长5.96%,发放城镇居民低保金3186.28万元,同比增43.40%;享受农村居民低保共有63500人,发放低保金3630.35万元。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年末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100张,收养人数79人。农村敬老院9个,床位224张,收养人数124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80人。

十、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9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90%;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20.89%,化学需氧量削减4.80%。

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2008年我区境内各类安全事故38起,其中:死亡事故16起,死亡18人。在死亡事故中:六枝工矿集团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全区地方发生死亡事故14起,死亡1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7起,下降33.34%;死亡人数减少12人,下降42.86%,实现了全区地方安全生产“双下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