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白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我区社会和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全区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86亿元(初步核实数),同比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40.65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3.32亿元,增长13.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72.8%和23.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631元,增长14.3%。 二、农业 2006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744万元,同比增长8.1%;总产值29618万元,增长8.0%。其中种植业产值17739万元,增长17.2%。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36元,比上年净增391元,增长9.9%。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9354吨,比上年减少1827吨,下降8.6%,这主要是因为统计核算口径的变更,薯类及杂豆类农作物不再归属粮食类,而将其调整为蔬菜类。2006年,薯类播种面积为1138公顷,比上年减少64公顷,产量为3353吨,比上年减少394吨;杂豆类上年播种面积为751公顷,产量为1028吨,全部调整为蔬菜类进行统计,因此2006年蔬菜有较大幅度增长,播种面积为2900公顷,比上年增加611公顷,增长26.7%,产量为71660吨,比上年增加7180吨,增长11.1%。同时由于加大了对特色农作物种植的扶持力度,农民从中看到了实惠,将传统稻田改种晚番茄、花卉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由此稻谷播种面积减少为1379公顷,比上年减少70公顷,下降4.8%,产量为10951吨,比上年减少260吨,下降2.3%。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吨)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19354-8.6 其中:稻谷10951 -2.3 玉米46480.4 油菜籽11581.8 水果101616.7 茶叶2215.8 林业和渔业产值均比上年略有下降,林业产值335万元,下降10.4%,渔业产值178万元,下降9.5%。完成造林面积132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185吨,均比上年略有减少。畜牧产品中除禽蛋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外,其余产品产量均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时因生猪产值核算口径调整,出栏头数增长0.8%,产值下降0.1%,畜牧业总产值最终统计结果为10916万元,下降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从特色种植中得到的实惠比从特色养殖中得到的多,但从长远看,畜牧业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牲畜出栏头数如下: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禽蛋 935 吨 12.5 大牲畜当年存栏数11081头 -0.3 大牲畜当年出栏数897头 -1.0 猪当年出栏数66812头0.8 羊当年出栏数4494头0.1 三、工业 工业生产与效益实现同步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9.4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5.10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33亿元。 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82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4.90亿元,增长22.7%;集体企业增加值0.39亿元,增长24.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2.44亿元,增长22.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37.96亿元,增长23.5%。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3.87亿元,增长24.2%;小型企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16.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6.75亿元,增长81.9%,其中利润18.40亿元,增长109.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9.83%,较去年有大幅提高。区属工业实现利税0.44亿元,下降50.4%,其中利润0.07亿元,下降84.8%。区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2.8%。工业产销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9.94%,提高了2.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交货值0.88亿元,增长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2.60亿元,增长40.6%。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其中部份产品产量有所回落。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6年 同比增长% 原煤(全社会口径) 18.19万吨 -29.0 铝 36.27万吨 56.1 铝材 0.38万吨 -19.7 水泥 46.85万吨56.6 氧化铝 102.40万吨 8.7 电力电缆 5587千米-29.1 碳素制品 31.42万吨 37.2 钢材 8.63万吨64.4 软饮料 11.69万吨 109.7 发电量 45579万千瓦时 14.5 四、建筑业 2006年我区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省外建筑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各建筑企业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争取承包工程项目,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提升工程建筑质量,使全区建筑业生产再创新高。据对我区11家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统计,2006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5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4亿元,增长43.5%;安装工程产值6.73亿元,增长7.0%;其他产值2.40亿元,增加23倍。新签合同价款17.15亿元,增长102.0%。 2006年,我区建筑企业省外施工完成产值8.7亿元,增长19.3%,占全区建筑总产值的比重为59.9%,为全区建筑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固定资产投资: 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多年较快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出现了较大滑波,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9118万元,同比下降7.1%。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754万元,增长14.4%。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87185万元,增长9.5%;更新改造投资141654万元,下降19.5%,其他投资21297万元,增长40.8%,房地产开发投资45756万元,增长6.0%;农村私人投资10866万元,下降31.7%。 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6223万元,增长16.2%,占投资总额的2.6%;第二产业167785万元,下降21.0%,占总投资额的67.1%;第三产业78038万元,增长23.5%,占投资总额的30.3%。 从占投资比重看,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其他投资、房地产投资、农村私人投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投资比重分别为:28.2%、45.8%、6.9%、14.8%、3.5%、0.8%,比重回落最大的是更新改造投资,其次是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