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美姑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美姑县统计局 二〇〇五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巩固深化”三项整治“,努力促进”三个优化“,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607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165万元,增长6.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138万元,增长40.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470万元,增长10.5%。从生产角度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46.4%、21.9%;从拉动情况看,三次产业拉动GDP增长分别为3.6个百分点、7.3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4.5:17.5:28调整为51.3:21.6:27.1,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3.2和0.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21176万元,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81万元,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2575万元,增长48.9%;第三产业增加值5320万元,增长12.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3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3.2%。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完成移民扶贫207户,配套饮水管道15.9公里,公路3公里,蓄水池15个219立方米;”三房“改造投入150万元,改造房屋567间,建村级活动室6个,新修吊桥18座,维修3座,修通公路7条47公里,完成6处共24800米的人畜饮水管道的建设。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成绩显著;农村劳务输出取得积极进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力度、深度还很不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增长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和粗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稳固财源任重道远,财政支出压力大;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还需改善;科技教育仍然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等特别紧缺。 二、农业 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呈现出增产增收、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经济作物增产增效。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630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5.6%;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品质不断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4925吨,比上年增长0.1%。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增多减少,其中:油料作物产量33吨,比上年增长560%;烤烟产量143吨,比上年减少22.3%,;蔬菜产量7400吨,比上年增长1.2%;水果产量4457吨,比上年增长2.4%。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为重点,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万亩,育种育苗650亩,零星植树122.48万株。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13%,森林保护工作继续巩固,实现连续26年无森林火灾。全年花椒产量804.4吨,比上年增长9.2%;核桃产量1020吨,比上年增长2.2%;油桐产量621吨,比上年增长1.5%。 畜牧业发展加快。大力扩大种草养畜、肉山羊圈养规模,积极推广科技运用,提高牲畜出栏率,全县畜牧生产发展加快。全年出栏肉猪25.83万头,增长12.0%;羊出栏22.65万只,增长18.7%;牛出栏2.13万头,增长15.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8466吨,增长15.6%;其中猪肉产量19371吨,增长16.4%,羊肉产量4402万吨,增长14.0%,牛肉产量2475吨,增长13.3%,禽肉产量2218吨,增长12.4%。奶类产量15吨,增长7.1%;绵羊毛产量397吨,增长5.9%;禽蛋产量692吨,增长15.1%。实现畜牧业产值28654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56.6%。畜牧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力量。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4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51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万千瓦小时;农村用电量为750万千瓦小时;自来水受益村172个;通汽车村181个;通电话村50个(包括手机)。 三、工业 工业生产努力克服原料紧张的困难,合理组织生产,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298万元,比上年减少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30万元,比上年减少9.3%;实现增加值1295万元,比上年减少8.2%;;实现销售产值2786万元,比上年减少10.8%,产销率为98.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83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13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白酒3402吨,增长17.8%;发电量3773万千瓦/小时,增长4.6%;自来水生产63万吨,增长1.6%;水泥8000吨,增长100%;炸药3672吨,减少20.9%;砖810万块,瓦50万片,碳化硅620吨,硅铁822吨。 四、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能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逐步升温,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7856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在投资构成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4916万元,增长29.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10万元;50万元以上非农户投资263万元;农户投资1667万元。 五、国内贸易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产和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繁荣、购销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8%。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945万元,增长8.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13万元,增长7.8%。 从销售地区看,县市场零售额为5957万元,增长17.4%;县以下市场零售额为7460元,增长7.7%。 在行业结构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为11791万元,增长11.9%;餐饮业零售额为1511万元,增长11.8%。 在经济类型结构中,国有经济零售额2813万元,下降6.6%;非国有经济零售额10604万元,增长19.4%,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增长18.1%。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96公里,新增3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为150公里。 邮电通讯业持续平稳发展,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049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为3983户,同比增长4.8%。其中:城市用户2233户,农村用户671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7674户,同比增长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