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美姑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119万元,比上年增长4.23%;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044.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9%;总资产贡献率4.4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92.18%;资产负债率66.62%,同比上升12.2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0.66次,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3.11%,同比上升2.4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5414元人,同比增长23.95%;产品销售率98.5%,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45.6万元,同比增长105.16%;利润总额61.6万元,同比增长175.038%。 全县建筑业生产完成增加值2356万元,房屋建筑实施工面积26200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9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的步伐,加大投资力度,有效地拉动了生产和消费。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7046万元,同比增长16.6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15万元,更新改造投资200万元,其他投资完成3931万元。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6619万元。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通信建设发展较快,完成了大桥、峨曲古、新桥、洪溪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化工集团公司新建4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全部竣工;县四大班子办公楼和职工住宅楼、地税局及长线局综合楼等工程建设已竣工;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工程基本结束;农网改造工程完成3721万元的投资,新建35千伏线路57.971公里、10千伏线路189.7公里、低压线路114.5公里;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乐约、苏洛电站动工兴建;解决了16个乡52个村2800户14000多人的生活生产用电。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发展平稳。2001年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1270万元,增长7.9%。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7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4公里,等级外公路613公里;通公路的乡(镇)数为33个,通车率达91.7%;全年全社会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周转量99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8.33%;货运周转量683万吨公里,较上年下降21.98%。 邮电通讯业持续平稳发展,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306万元,比上年下降22.5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2777户,比上年减少343户,其中:城市用户2200户,农村用户577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000户;国际互联网注册户数达24户。 六、国内贸易 2001年,全县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势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0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53%;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77万元,增长12.24%;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00万元,增长35.4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287万元,集体经济24万元,个体经济1704万元,股份制经济155万元,其他经济2907万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2655万元,餐饮业491万元,制造业24万元,农业生产者2907万元,分别增长65.21%、3.37%、9.09%、4.72%。 七、财政、金融 积极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努力增收节支,财政总收入增势平稳。全县财政收入完成829万元,比上年增长14.98%,其中:一般收入完成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3%,上划中央两税完成241万元,比上年增长7.5%。完成各项税收4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9301万元,比上年增长22.7%。 金融秩序稳定,进一步完善银企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0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7255万元,同比增长20.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0555万元,同比增长7.39%。年末各项贷款达11648万元,同比下降5.42%。 八、科技和教育 继续实施“科技兴美”战略,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四川省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末,全县学校199所,在校学生总数15914人,比上年增长17.85%,其中:普通中学1所,在校学生723人比上年下降10.18%;小学198所,在校学生15191人,比上年增长19.62%。全县专任教师总数80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69.29%,巩固率达93.43%;已有28个乡镇基本实现普初。 深入推广科技增产措施,积极进行科普宣传,加大了举办适应技术培训的力度,农村使用技术成果显著。全年共举办适用技术班25期,培训人员3万余人(次);表彰奖励了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举办科普宣传专栏共37期,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1年我县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开展了各种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我县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年末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7.1%和75.98%,分别增长1.58%和2.15%。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卫生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县有卫生机构45个,病床位22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8人,其中:医生193人;全年医院门诊人次为8.46万人(次)。预防保健、农村卫生、社区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条件继续改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2号病等传染病和血吸虫病、克山病、痢疾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竟技水平不但提高,捷报频传;我县摔跤队参加四川省第11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荣获金杯一座、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2枚,实现在十二个地、市、州中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数第一的佳绩;全民健身运动掀起高潮,城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建立了县业余体校篮球训练班。 十、人口和社会生活 2001年我县全年出生人口3052人,人口出生率为17.18‰,死亡人口1071人,死亡率6.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5‰,全年净增人口1981人,年末总人口为177573人,其中:彝族人口174113人,占总人口的98.05%。 城乡居民收入步伐加快,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1234元,比上年增长53.43%,主要是受今年行政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民族地区补贴所致。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7元,人平增收100元,增长10.91%;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元,增加84元,增长9.1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555万元,比上年增长7.39%,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3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69%;定期储蓄存款余额7248万元,比年初增长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