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6 聊城市统计局

聊城市统计局

(2010年3月15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聊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人民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从聊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优化经济结构,全市呈现经济触底回升、社会事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375.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季度累计GDP增速稳步提高,走出一条“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稳步回升”的运行轨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6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08.46亿元,增长15.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52.22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368.84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9:59.0:26.1调整为14.4:58.8:26.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613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3603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5%。

聊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场价格总体稳定。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2%,低于上年涨幅5.0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上涨1.6%、12.0%、3.0%、1.3%,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下降5.0%、1.8%、0.6%、1.3%。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7%,低于上年涨幅1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下降5.3%,低于上年涨幅19.3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进展顺利。2009年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0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计划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11个,完成到位资金132.80亿元,增长14.4%,其中计划投资过亿元的招商项目25个,顺利完成全年任务。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趋缓。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20%,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数为8.40万户,注册资金20.92亿元,从业人员16.28万人;私营企业户数为1.31万户,注册资金361.06亿元,从业人员14.24万人。

就业形势稳定。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0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9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80万人,在外务工人员110万人以上。年末在岗职工33.27万人,下降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09年全市各类安全事故1901起,死亡274人,受伤1348人,直接经济损失1044.77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0.5%、2.5%、5.7%和5.9%。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幅度列全省第一。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发展方式亟待从根本上转变,科技进步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有待提升,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仍需加强,改革开放与体制创新需向纵深推进。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农业基础地位坚实稳固。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现农业产值260.66亿元,增长1.2%;林业产值1.66亿元,下降3.5%;牧业产值90.56亿元,增长12.3%;渔业产值4.00亿元,增长5.1%。

种植业形势良好。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38.8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作物1081.24万亩,增长0.7%;油料作物62.23万亩,增长0.9%;棉花110.2万亩,减少0.7%;蔬菜和瓜类作物分别为241.81万亩和42.00万亩,分别减少2.1%和3.2%。主要农作物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468.82万吨,增长1.9%,单产433.60公斤/亩,增长1.2 %,总产和单产连续第六年获得丰收;棉花总产量9.58万吨,减少1.7%;油料作物总产量16.58万吨,增长0.4%;蔬菜瓜类总产量1000.37万吨,减少1.7%;水果产量54.56万吨,增长6.9%。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零星植树1089.14万株,比上年增长10.8%;造林面积10.25万亩,下降3.1%;活立木蓄积量1077万立方米,增长8.7%;森林覆盖率达到30.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全市肉类总产量46.82万吨,比上年增长8.2%;蛋类总产量25.58万吨,增长9.5%;奶类总产量7.34万吨,增长24.3%。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呈较快增长态势。全市生猪、牛、羊、禽出栏分别增长13.3%、11.0%、15.6%和8.4%;年末生猪、牛、羊、禽存栏分别增长11.9%、9.5%、13.9%和7.7%。

渔业生产稳步前进。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1.26万亩,比上年增长9.9%;水产品总量6.66万吨,增长5.1%,其中鱼类产量6.54万吨,增长5.4%。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通电话村数5751个,通汽车村数5747个,自来水受益村数4795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100%、99.9%、83.4%。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农机总动力101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735.29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72.0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2229个,比年初增加182个。实现工业增加值80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4.35亿元,增长4.2%;集体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4亿元,增长61.4%;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19.81亿元,增长1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96亿元,下降0.4%。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82.98亿元,增长16.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26.86亿元,增长15.3%。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4.4:65.6调整为34.9:65.1。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64.20亿元,增长17.1%。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9.2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稳步提高。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品产量大部分保持增长。

主要工业品产量

主要工业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