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继续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县内外游客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4亿元,较去年分别增长5.7%和9.1%。 六、国内贸易 2008年,我县大力实施经济文化强县战略,积极推进商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载体建设,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全面提升现代商业业态,认真落实国家“家电下乡”政策,全县城乡消费品市场呈现良好运行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创历年新高。 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全县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53亿元,增长32.1%,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41亿元,增长15.7%。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的主体。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58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市场的85.7%;其他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占零售市场的13.1%。 餐饮业继续领跑消费品市场,增速稳居各行业之首。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25.8%,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3.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5.5%。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地方财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636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6.3%,同口径增长20.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34%。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公共安全等涉及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1.0%、44.2%、3.0%、49.8%。 金融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57亿元,比年初增加6.95亿元,增长26.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52亿元,比年初减少0.63亿元,下降3.6%。工商业贷款下降,支农力度加大。其中:乡镇企业贷款0.42亿元,比年初减少0.09亿元;商业贷款3.45亿元,减少0.10亿元;农业贷款7.41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增长20.7%。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3.39亿元,现金支出64.37亿元,现金净投放9783万元。 保险事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保费总收入8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财产险收入2089万元,增长21.0%;人身险收入6645万元,增长32.0%。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2440万元,增长18.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109万元,增长28.5%,人身险赔付金额1331万元,增长10.8%。 八、教育与科技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在校学生14.23万人,专任教师5197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全县有小学78所,在校学生82710人,专任教师2827人;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53257人,专任教师215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完成率分别达到98.8%和94.0%。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县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5272人,较上年增加1073人,增长25.6%。 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内成人高考参考人数537人,上线录取率93.7%;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34人,当年取得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56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6项;全年获县级科研成果科技进步奖7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事业持续推进。文艺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等一应俱全,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9万户, 比上年增加0.3万户,增长3.0%。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为60.0%,光纤电视乡通率为100%,村通率为87.0%。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 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千家万户,覆盖农村人口52.89万人。年末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581个,床位960张,卫生技术人员1257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93人,注册护士289人。全县婴儿死亡率13.13‰,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67%,提高11.83个百分点,医疗条件明显改观。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样,竞技体育取得新的进步。全县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12次,参赛运动员达0.9万人次,其中县级运动会3次,参赛人数0.3万人次。 十、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总人口达到8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8万人,人口出生率8.7‰;死亡人口0.44万人,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3.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从业渠道呈现多元化格局。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104人;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1%。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1元,较上年增加1221元,增长17.8%,其中,工薪收入582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432元,其中食品支出2421元,衣着支出554元,医疗保健支出391元,家庭设备用品支出399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6%。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4元,增收472元,增长20.4%,其中:工资性收入1277元,增收158元,增长14.1%;家庭经营收入1290元,增收254元,增长24.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8元,增长27.0%。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55.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59.8%。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78亿元,较上年增长29.6%。其中,定期储蓄存款16.06亿元,增长37.6%。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末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58万人,发放养老金14083万元;医疗保险参保2.49万人,发放基本医疗保险金2528万元;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企业238户,发放工伤生育保险费155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发放失业金132万元。全年享受定期救济、抚恤和补助1.27万人,发放救济、抚恤和补助金2650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9万人,保障支出215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4万人,保障支出1399万元。 十二、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当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318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7.7%,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8.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99.9%,三废物质综合利用率9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81.6%。 资源节约与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4%。森林覆盖率由上年的58.2%提高到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