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万源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6年实施的重点招商项目33个,协议引进国内资金15737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5123万元。出口创汇首次突破零记录,2006年完成出口创汇26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4680万元,增长24.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12万元,增长3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166万元,增长25.6%,对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金融总体上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1056万元,增长24.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0661万元,增长22.0%。各项贷款余额105461万元,增长9.0%。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有寿险机构3家,财险机构3家。2006年保险机构各类保费收入达6736万元,增长15.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14万元,增长8.7%。 八、教育和科技 基础教育稳定发展。全市各类学校394所,在校学生100600人。其中:普通中学44所,在校学生3732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051人;小学345所,在校学生622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9450人。全市有教师3693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1509人;小学教师2086人;幼儿园教师98人。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宣传科普知识,努力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充分发挥科技的经济作用,积极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和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全年参与科技项目实施39项,推广科技成果57项,推广新产品、新技术79个,全市有各类科技人员687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打造“红色万源”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党代会、人大、政协会演出专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暨创省卫大型街头文艺行进表演活动等一系列专题文艺演出。多次举办文化下乡活动,丰富、活跃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文化市场得到有效监管。 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广播电视用稿1800余条,其中:达州台采用310条,四川台采用21条,中央台采用5条。在2006年度播出的新闻节目中,消息《共产党员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四川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消息《村民罗安友舍身救智残人》在中央台新闻联播中播出。新开通了永宁、八台、固军、井溪、白羊五个乡的光纤电视网络,全市30个乡镇通了光纤电视,新增光纤用户4469户,新通村14个,光纤电视村通率达31.5%。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06年末,全市卫生医疗机构(包括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乡镇卫生院等)69个,床位1160张;卫生技术人员1138人,其中:执业医师359人,执业助理医师226人,注册护士279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41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2人,注册护士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积极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我市运动员发扬红军精神,战酷暑,勇拼搏,取得一银一铜。六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六届残运会比赛获六金、三银、一铜,均评为优秀运动员。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全民健身周活动,参加人数达8万多人。组织实施庆“5.1”职工健身腰鼓大赛、第二届“汉江第一漂”漂流邀请赛等赛事,扩大体育交流。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7万元;建城区面积8.42平方公里,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自来水管网102公里;城市道路面积78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户1300户;城镇化率达到24.2%。 在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提高。滨水领地、金缔花园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向前广场、河西新区、后河城区段“翻板闸”、万源廊桥等城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居住环境日益优化。 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全市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4.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0%。城区烟尘粉尘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年末全市总人口57.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18万人;男性人口30.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52.6%;女性人口27.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47.4%。人口出生率7.9%0,人口死亡率4.2%0,人口自然增长率3.7%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6906人,年人均劳动报酬12347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在岗职工人数16794人,年人均劳动报酬12383元,比上年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3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2503元,比上年增长0.2%。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得到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数19710人,保费收入达6090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16350人,保费收入达1451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290人,保费收入达185万元;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7268人,保费收入为5.4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5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80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 注: 1、人口为公安户籍人口。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万源市统计年鉴――2006》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