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势更加显现。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204万元,比上年增长39.03%。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08135万元,增长37.22%;更新改造投资36258万元,增长64.02%;房地产开发投资15847万元,增长16.90%。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达134439万元。房屋施工面积22370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6090万平方米。 五、贸易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消费亮点较多,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经济贸易呈现兴旺景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79万元,增长18.0%。其中,县级零售额为45113万元,比去年增长20.1%;县以下的零售额为66066万元,比去年增长16.6%。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4%,私营个体经济及股份制经济零售额增势强劲,分别增长15.6%和10.0%,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51%和22.95%。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大幅增长,零售额81045万元,增长15.1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185万元,增长17.05%。 出口贸易2007年继续发展,完成218万美元,同比下降19.5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91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4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23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3086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7401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电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5699户,增长19.73%,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迅速,达到85000户,增长41.6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723户,窄带接入用户81户。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00000人次,旅游收入总额7260万元。 七、金融、保险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运行平稳。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继续上扬,达21919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4567万元,增长25.5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076万元,增加5923万元,增长30.92%。全年各项贷款余额813431万元,增加5972万元,增长7.9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9333万元,增加5487万元,增长8.59%;中长期贷款余额10688万元,增加750万元,增长7.54%。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58244万元,现金支出414977万元,货币净投放16733万元,同比多投放4372万元,增长35.37%…… 八、教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学年初,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171所,在校学生65150人,教职工3175人,其中专任教师2971人。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全县小学140所,招生5297人,在校小学生3765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小学辍学率0.06%(辍学人员指退学、休学的学龄儿童)。普通中学28所,招生9545人,在校学生24901人,其中初级中学在校生1935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547人。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县中等职业教育(职高、中专、中师)学校2所,招生1502人,同比增长18.17%,在校学生2480人,增长41.15%。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公共卫生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村村通”工程建设继续巩固,加速乡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促进有线电视发展。2007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5.86%,转播电视节目3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5.80%。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3853户。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2007年末,全县卫生机构26个,床位745张;卫生技术人员778人,其中,执业医师246人,执业助理医师111人,注册护士234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8人,注册护士11人;乡镇卫生院20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79人,注册护士70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体育事业支出经费21万元,同比增长5.53%。国家三级的裁判40人,其中二级裁判9人。 十、人口 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51.6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78万人,农业人口45.86万人;男性人口26.98万人,女性人口24.66万人,男女性比例109∶100。当年出生人口0.74万人,死亡人口0.50万人,人口出生率13.49‰,人口死亡率9.59‰,人口自然增长率3.90‰,比上年低0.43个千分点。全县常住人口40.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3.50%。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货币工资16307元,增长16.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3元,增长20.99%;人均消费性支出8349元,增长19.29%,由于2007年物价水平的高位运行,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费用大幅上扬,居民消费结构与上年比发生较大变化,恩格尔系数(全年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的38.8%上升到40.2%,增长1.4个百分点;服务性支出2264元,比上年增加452元,增长24.9%;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73平方米。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017元,比上年增收614元,增长18.0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收14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增收427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88元,比上年增长8.6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1.49%,比上年上升1.39个百分点。 2007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5120万元,同比增长25.24%。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56000万元,同比增长24.24%;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09120万元,同比增长25.75%。 全县年末社会从业人员31.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5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8405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人,增长6.60%。其中,国有单位增加488人,集体单位增加11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3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6%…… “两个确保”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全县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人员2346户,4745人,共下拨城市“低保”资金587万元。全年为3623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31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全县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0625人,本年征缴养老保险费549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1000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8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817人,征缴医疗保险基金1810万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7518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04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