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阆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6 南充市阆中市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经济阆中、文化阆中、和谐阆中”的工作主题,继续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旅游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逐步优化,综合实力在快速发展中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据统计,2006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 472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659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70万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150995万元,增长13.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1:39.0:31.9,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8%、59.5%、29.7%。

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仍需拓宽;产业培育滞后,结构层次偏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建设用地、信贷资金供应偏紧,运力依然紧张,资源约束明显存在;困难群体较多,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财政收入增长不快,财源结构不尽合理,财政紧张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一、农    业

今年以来,我市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三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突出“一路二水三产业”,把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放在优先位置,立足畜牧、粮油、果蔬、蚕桑、药材“五业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农林牧渔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3347万元,同比增长2.8%,创农业增加值137659万元,比上年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2889元,人均增收225元,增长8.4%。

传统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不同程度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359241吨,比上年减产26267吨,下降6.8%;油料32678吨,水果71077吨,同比分别下降12.4%和4.7%。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2005年2006年±%

粮食吨385508359241-6.8

油料吨3731832678-12.4

#油菜吨23296233780.4

花生吨139999299-33.6

水果吨7459771077-4.7

糖料吨263226410.3

麻类吨3433.3

烟叶吨1982127.1

蔬菜吨3605423776384.7

棉花吨5432-40.7

药材吨1498814325-4.4

造 林绿化事业稳步发展。为实现“川北绿色明珠”和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需要,林业生产向公益型、生态型转变,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保 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管护推进了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势初步凸现。全年林业投入1932万元,造林面积12000亩,营造防护林11325亩、名特优经济林675亩,森林覆盖率达42.3%。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突出结构调整、示范园区建设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加快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步伐。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110574万元,比去年增长2.3%,其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5%,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猪牛羊肉产量79113吨,同比增长2.2%,禽肉产量18712吨,同比增长4.9%,禽蛋产量19030吨,同比增长5.0%,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业。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情况

产品名称单位2005年2006年±%

猪牛羊肉产量吨77436791132.2

#猪肉吨68290693701.6

出栏肉猪头910510908200-0.3

牛出栏头41666451008.2

羊出栏只2314982322000.3

兔出栏万只82.5486.204.4

家禽出栏万只1236.961282.403.7

禽肉产量吨17839187124.9

生猪年末存栏头611348597400-2.3

大牲畜年末存栏头96251964000.2

#耕牛头5689955100-3.2

羊年末存栏只114948108900-5.3

家禽年末存栏万只458.39468.852.3

蚕  茧吨23712352-0.8

禽蛋产量吨18121190305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渔业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业比重提高,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06年水产品产量14080吨,比上年增长8.2%。

农林牧渔服务业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全年完成农林渔服务业增加值1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治水修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建设市级示范新村11个,新建村道326条1050公里;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累计投工181.9万个,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616万元,新建各类水利设施1523处,新修渠道18.7公里,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43.64万亩,年内新增0.78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5200千瓦,比上年增长8.9%,化肥施用量(折纯)达36232吨,增长4.2%,农村用电量4615万度,增长1.9 %。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年内开发整理新增耕地8985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耕地面积达1.33万亩左右。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 市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技术创新、加速结构升级,克服资金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 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园区建设为招引,旅游发展为带动,合力打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轻工纺织和水电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使产业链效应初步显现,工业生产步 入了新一轮快速高效的运行轨道。2006年,全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758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完成销售产值371270万元,增长34.1%,产销进一步衔接,产销率达98.8%。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7139万元,比上年增长34.8%,创利润总额5970万元,增盈2097万元,增长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