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峨眉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16 乐山市峨眉山市统计局

六、交通邮电、商业和对外贸易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7136万元,可比增长13.1%;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1636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6.88%;货运周转量2958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4169户,同比增长2.13%;移动电话用户134735户,同比增长27.15%;国际互联网用户11216户, 同比增长6.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410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144109万元,同比增长17.0%;餐饮业24993万元,同比增长17.6%。

全年引进到位境内市外资金7.56亿元,出口创汇1555万美元。

图5  2002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七、       金融

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02029万元,比年初增加了16763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8375万元,比年初增加5068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62939万元,比年初增加77483万元,其原因是2006年向旅游业投放贷款达59000万元,同时还对电力、水泥、半导体等重点行业倾斜支持,如对岷江火电厂增贷4000万元。全年现金收入累计为1696041万元,同比下降3.08%;现金支出1654299万元,同比下降3.89%;全年累计净回笼现金41742万元,同比多回笼现金12914万元。

图6  2002年—2006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增长速度

八、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实施“两免一补”,资助贫困学生5119人。普通高中招生1915人,减少20人,在校生5428人,减少349人;普通初中招生数5451人,增加42人,在校生15939人,增加338人;小学招生3867人,减少362人,在校生28454人,减少171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156人,增加228人。高考本科上线669人,减少18人。在乐山市“荣辱观”教育漫画、征文比赛中有10幅漫画获一等奖,6项征文奖中我市占5项,居乐山市首位。

推进科技创新。组织重点企业、科技示范镇乡、农村专合组织、专业户与中科院、川农、成都中医大学等的技术项目对接活动,共实施合作项目8个,开发出新产品新药品4个。在普兴乡、新平乡建立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了专家咨询系统。峨眉山现代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新药开发项目、高盛亚新药开发项目、739新材料项目、水泥有限公司实施的计算机集散控制在水泥生产应用项目、荣高生化氨基酸开发项目5个项目列为国家、省、乐山市重点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科技的推广应用,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科技成果22项。竹叶青茶业公司、华润蓝剑啤酒、其亚集团、市水泥公司和金顶集团五家企业列入乐山市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

九、卫生、文化体育事业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数36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439张,卫生技术人员1500人,其中:医院13个,实有床位数1150张,卫生技术人员1094人。重点疾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36.85/十万。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市农民参合率达90.07%。

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市和农村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我市被列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之一的机会,率先在新平乡净安村建成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站。积极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峨山镇中王村、冠峨村、胜利镇红星村、新平乡净安村、绥山镇安川村分别建成“四川省农民健身工程”。农村“2131”工程得到落实,全年共放映电影685场823部影片,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科学致富的能力。镇乡有线电视通播率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在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上,我市获得1金2银6铜, 举重代表队和乒乓球运动员齐智力还分别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历届省运会最好成绩,荣获乐山市政府“突出贡献奖”。承办了“雪花啤酒杯2006年全国少乒赛”。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4328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0398人,占32.43%;男性人口222284人,女性人口210570,性别比105.56。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470人,出生率为5.73‰;死亡人口2337人,死亡率为5.42‰;净增人口1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1‰。

全市从业人员23.89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1.73万人,减少0.0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45万人,增加0.1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71万人,增加0.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859人,增加388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2817万元,同比增加2246万元,同比增长4.4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575元,同比增加1793元,同比增长1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9元,同比增长7.0%;人均消费支出7379元,同比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4341元,同比增加298元,同比增长7.3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0元,同比增加179元,同比增长6.91%。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6367人,增加394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31664人,增加211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350人。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8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75人。

十一、生态环境

全年造林2066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667公顷,天保工程封山育林333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3.62%。

加强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不审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建项目,严把新、改、扩建项目的审批关和“三同时”关,年末共审批建设项目125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5份,环境影响报告表12份,环境影响登记表108份,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100%。

注: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数含中央、省、市(乐山)在峨单位数据。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按国家统计局的要求,自2004年1月1日起各省(市、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中文名称改称为地区生产总值,其核算口径、范围、内容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