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大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6 遂宁市大英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实施“建新型工业县、创优秀旅游城”发展战略,认真落实“项目推进年”、“惠民行动”、“三城同创”等各项工作,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促进了大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高位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速创历史新高,排全市各区县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9 亿元,增长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42亿元,增长2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1%,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88亿元,增长1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7%,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30元,增长15.6%。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3.5:40.5:26.0调整为30.5:46.9:22.6。第一产业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3.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站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8亿元,增长20%,比GDP增幅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亿元,增长31.9%;第三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2.5%。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9.4%,拉动经济增长10.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6.6%。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11.4%,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101.8%,衣着价格指数10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99.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101.9%,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10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99.8%,居住类价格指数111.0%。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7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两大主题,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与农村投入,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农业产值6.5亿元,下降8.95%;林业产值0.66亿元,增长8.63%;牧业产值13.7亿元,增长12.9%;渔业产值0.84亿元,增长19.4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7.5:3.3:55.3:3.7:0.2调整为29.9:3.0:63.1:3.8:0.2。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2007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44万亩,实现总产25.1万吨,增长10.7%;其中小春粮食面积20万亩,实现总产6.4万吨,增长4.9%;大春粮食面积51.4万亩,实现总产18.7万吨,增长12.8%。

畜牧产业撑起农业经济半边天。全年出栏生猪61.33万头,牛1.31万头,羊19.46万只,家禽903.97万只,兔150.1万只,分别增长7.5%、18.9%、14.5%、117.94%、27%;肉类总产量7.73万吨,增长10.2%,禽蛋产量1.65万吨,增长36.6%。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68户,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3.7亿元,占第一产业的65.9%,畜牧业支撑了农业经济半边天。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县继续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2007年,全县森林覆盖面积16393公顷,森林覆盖率32.4%;当年造林面积800公顷,增长114.5%;退耕造林面积733.3公顷,增长120%。实施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5000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36亩,新建整治渠道41.5公里,新建各类水利工程388处,治理水土流失21.8平方公里,新建成户用沼气3003口,新建各类微型水利工程388处,红层找水打井6691口。全县耕地复种指数为3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的思想理念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致力于工业集中区建设和软环境改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工业生产呈现出发展快、效益好的特点。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8.72%,增长3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92%,拉动经济增长11.08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增势强劲,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家,比上年末增加8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1.18亿元,增长55.5.7%;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3.82亿元,增长4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6%,拉动经济增长11.04%。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4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34亿元,增长56.1%;实现利税3.94亿元,增长36.6%。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增长55.7%。

园区工业成效显著,优势产业主导地位明显。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成为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6443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7%,实现利润8944万元,同比增长93.2%,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7.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0617万元,增长46.1%。化工、纺织两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123744万元,增长4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5%。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8.15亿元,同比增长55.5%。产销率达到99.6%,全县有17个规模企业产销率达到或超过100%。

在统计的22种重点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3种,占59.1%。增幅在1倍以上的有2种,增幅在50-100%的有2种。

生产要素进一步改善,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增强。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1987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工业用电量12811万千瓦时,增长34.9%,有力地支持了大英经济的发展。

建筑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县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3个,建筑业实现产值8.07亿元,增长18.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7亿元,增长1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增加,增速加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增长64.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7亿元,增长68.7%;更新改造投资7.3亿元,增长71.0%;房地产开发投资2.7亿元,增长256.3%。

三次产业投资同步增长,投资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亿元。增速分别为8.3%、105.5%、37%;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比8.9:56.7:34.4,二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91.06%,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二、三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