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剑阁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6 广元市剑阁县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997万元,增长16.6%。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35875万元,持平;50--499万元项目完成投资额33101万元,增长2.7倍;农户投资24385万元,增长48.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4827万元,增长27.3%;更新改造投资6430万元,下降19.5%;房地产开发投资2845万元,下降1.9%。

全县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新增固定资产81112万元。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年原煤开采6.2万吨,年生产水泥22.5万吨,年生产磷肥2万吨;改建公路537公里,新建客运站1个、面积2.02万平方米;城市供水管道4.8公里。

五、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交通运输邮政业发展好 全年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11.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五线一桥”(“五线”即G108线、S302线、剑苍路、剑南路、小开路(江油小溪坝——开封),“一桥”即柘坝大桥)的新一轮交通大会战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全长48.8公里的国道108线下寺王家渡至普安段、全长43.2公里的省道302线、全长54.3公里的剑苍路和全长382延米的柘坝大桥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剑南和小开路两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年改造乡村公路164公里,完成投资2100万元。交通运输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货运量496万吨,增长16.7%,货物周转量32014万吨公里,增长15.8%;完成客运量423万人,增长17.1%,旅客周转量21144万人公里,增长16.5%。邮政服务受报刊发行、特快专递和函件业务的萎缩,邮政业务量减少,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为942万元,下降4.6%。

信息传输业发展迅猛 全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5281万元,增长10.8%。通信业务收入7284万元,增长30.9%;全县电话机(座机)拥有量达到48836部,增长14.1%,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7.3部/百人,增加0.9部;城乡私人住宅电话42801部,增长17.3%。移动电话(含小灵通)新增36476部,达到92991部,增长64.5%;其中小灵通7081户,下降9.8%;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92部/百人,增加5.47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61户。

六、国内贸易、旅游业

城乡市场活力增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3.6%;分城乡看,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83亿元,增长11.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75亿元,增长15.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0.29亿元,下降28.2%;集体经济0.72亿元,增长13.0%;个体私营经济4.97亿元,增长10.2%。其它经济2.59亿元,增长33.1%。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全年各旅游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31.7万人次,增长7.1%,实现旅游门票收入554.7万元,增长16.2%。旅游资源大开发前期基础工作基本完成。剑门关景区开发建设祥细规划正式敲定,最终形成《剑门关景区旅游开发总体策划报告书》;与同景集团公司在旅游开发《总合同》框架内,谈判签定了《补充合同》。旅游开发进程逐步加快。全年在钟会故垒大酒店、景区安全系统等建设项目上已投资655万元;“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工程已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资金达3.32亿元。对景区的管理、宣传和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在绵广高速公路沿线设立景区广告牌7块,配合中央七台《搜寻天下》和西部12省市卫视频道联办《西部大开发》栏目拍摄专题片宣传剑阁旅游文化,与省内外旅游社团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产品新闻发布和线路推介活动;全年全县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了旅游的零投诉。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形势稳定 全县各类存款余额21.09亿元,净增4.04亿元,增长2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02亿元,净增3.30亿元,增长21.0%。各类贷款余额11.67亿元,增长1.2%;其中,不良贷款 4.81亿元,增长0.4%,占贷款总额的41.2%,上升0.3个百分点。银行现金收入51.82亿元,增长4.9%;现金支出53.05亿元,增长4.2%;货币净投放1.23亿元,下降20.8%。全年金融机构经营利润1332万元,减少31万元。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争取中央银行专项票据5749万元;省农业银行“信贷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正式启动。农发行储备“政府信用协议贷款”项目14个,资金11.4亿元。

保险市场不断扩大 全年保费收入3148万元,增长1.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23万元,增长1.0%;人身险保费收入2425万元,增长1.9%。各类赔款843万元,增长36.6%,人身险满期给付358万元,下降16.7%。

八、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力度加大 全年工商系统共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75件,其中万元以上大案9件,查处结案率达98%;对1553户食品、餐饮经营户推行了食品准入、备案、查验和退出制;针对猪链环菌病疫情,全面建立了猪肉购销台账,实行了专人驻场监管,加大了市场巡查力度;扎实开展了矿业市场整治工作,共检查煤矿等经营单位53家,立案调查10家;“三农”物资打假制假工作卓有成效,全年共查扣不合格化肥230吨、农药287瓶,假冒或不合格种子33公斤。全年农业系统共检查农资产品400余种,查获违法、违规产品100余种,立案调查30件、结案29件,责令限改79起,没收违法所得2.4万元,处罚款4.3万元,为农民理赔4.7万元,挽回经济损失90.8万元。全年畜牧系统查处违法经营畜牧生产投入品案件130余起200余人次,销毁不合格兽药饲料100余吨。全年质检系统开展食品、建材、农资、电器等十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查办各类案件60余件,查获劣质磷肥80吨、假冒复合肥20多吨、无生产许可证的农机200多台、价值5万元的无证菜籽油酱油醋、价值1.2万元的不合格白酒等;查处计量违规案件4起;检查锅炉、索道和液化汽钢瓶等特种设备160多台件,立案查处案件5件、罚款3万余元,强制撤除“土锅炉”3台。

诚信建设成效明显 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工程”工作成绩突出,年内有王河、柏垭、锦屏、圈龙等4乡镇和普安园区光荣村等34个村符合信用标准,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信用乡镇、信用村”。工商系统认真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今年有9家企业经复查验收,确定为2004年度“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对全部个体工商户实行了信用分类监管,A级7500户,占74.13%,B级2353户,C级和D级265户。

第二部分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