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盐亭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00八年三月二十日 2007年,是我县立足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认真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商旅活县”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3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2亿元,增长2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1:22.1:25.8,比2006年(52.5:19.3:28.2)的产业构成进一步优化。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GDP的比重为4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3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增长3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6亿元,增长17.3%。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8亿元,比去年增长28.4%。其中:农业产值11.13亿元,增长22.2%;林业产值1.04亿元,增长8.2%;牧业产值19.67亿元,增长35.4%;渔业产值1.60亿元,增长1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4亿元,增长11.1%。 种植业实现恢复性增产。农作物总播面8.5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其中粮食播面6.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全年粮食总产量29.63万吨,比上年增产3.13万吨,增长11.8%。其中:大春粮食19.79万吨,增长15.5%,小春粮食9.83万吨,增长5.0%。稻谷产量8.92吨,增长17.3%;小麦产量9.13万吨,增长5.3%;玉米产量7.19万吨,增长10.6%;红苕产量3.26万吨,增长17.9%;油料产量2.59万吨,增长9.7%;蔬菜产量15.53万吨,增长16.7%;水果产量0.34万吨,增长6.9%。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林业两大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33公顷,年末全县森林覆盖面积90109公顷,森林覆盖率54.8%。 畜牧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牧业产值19.67亿元,增长35.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4%。全年出栏肉猪80.06万头,增长9.8%;出栏家禽1753万只,增长10.9%;年末生猪存栏52.01万头,增长0.8%。肉类总产量达10.29万吨,增长8.8%;牛奶产量240吨,增长14.3%;禽蛋产量2.78万吨,增长6.9%。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由于近年对水产品养殖的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养殖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6800吨,比上年增长46.1%。 农机、水利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3%。 2007年末全县共有水利工程6443处,增加65处。总蓄水量15841万立方米,有效蓄水量12688万立方米,有效灌面1979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0.54亿元,比去年增长31.7%。其中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13亿元,增长51.3%;实现工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36%;产品销售收入实现7.62亿元,增长40.6%;利润总额实现6222万元,增长698.7%。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食品、丝绸服装、矿产资源化工、林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6.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4.9%;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7年末,全县有建筑施工企业9户,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比上年增长55.1%。房屋施工面积71.05万平方米,增长42.4%;房屋竣工面积37.59万平方米,增长3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32亿元,比上年增长52.7%;更新改造投资1.51亿元,增长11.5%;房地产开发投资0.42亿元,增长30.3%;农村私人投资1.03亿元,增长7.0%。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30亿元,增长15.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5亿元,增长11.19%。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73万元,比上年增长94.0%;旅游人数实现38.7万人次,增长85.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7年,全县有到位资金的内资项目22个,到位资金35673万元,增长35.1%,其中新引进项目18个,到位资金13393万元,占全年到位资金总额的37.5%。有到位资金的外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101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运量平稳增长。2007年盐蓬路、高彭路正式通车,大仁路建设进展顺利,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4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82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1956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5.4%;公路货运周转量281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9.2%。 邮政、通讯业稳定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304万元,比去年增长36.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机用户达5.9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4.2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19万户,增长30.6%;国际互联网用户3557户,增长84.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再攀新高。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006万元,首次突破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6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基金收入2123万元,比上年增长89.1%;财政总支出实现63273万元,增长21.1%。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88亿元,增长16.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保险事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共有保险企业5家,全年各类保险承保额22亿元。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924万元。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842万元。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07年末全县有中、小学校149所,在校学生78050人,专任教师3556人。其中小学109所,在校学生38524人;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3610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深入推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县被列为“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获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扶持资金100万元;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694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315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3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