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江油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油市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委、市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四川一流经济强市为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狠抓工业提速增效,努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和谐,提高提速增效、本加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96亿元,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4.24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44.19亿元,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54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5.1:46.8:38.1。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达到48.82亿元,增长19.8%,占GDP的比重为42.1%,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4%,拉动GDP增长7.9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5.37亿元,增长18.1%,占GDP的比重为3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亿元,增长18.3%。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4%,拉动经济增长8.59个百分点。 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上涨2.5%。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达到112户。规模以上工业(下同)总产值102.05亿元,增长22.2%;增加值35.54亿元,增长22.3%;销售产值98.09亿元,增长19.4%,产销率96.1%。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总产值93.22亿元,增长21.4%;轻工业总产值8.83亿元,增长28.4%。按行业分,能源、食品、机械、建材、纺织分别增长61.1%、40.4%、33.9%、32.5%、27.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16.98亿元,下降4.7%;集体3.85亿元,增长27.0%;股份合作2.07亿元,增长4.7%;股份制72.41亿元,增长30.7%;外商及港澳台2.34亿元,增长23.0%;私有及其他4.40亿元,增长37.9%。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87.6,总资产贡献率为4.7%。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78亿元,增长17.4%;实现利税总额4.69亿元,增长5.5%(其中:利润总额0.35亿元,下降64.1%)。企业亏损面为30.4%。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4.31亿元,增长10.8%;增加值达到5.42亿元,增长31.6%。房屋施工面积114.2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2.75万平方米。 三、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2亿元,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3.36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0.85亿元,增长8.1%;畜牧业产值14.29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1.14亿元,增长9.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8亿元,增长7.0%。 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农产品产量粮食减多经增。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6.49万亩,增加7.4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7.02万亩,增加1.97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2.34万亩,增加0.0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8.42万亩,增加5.33万亩;果园面积4.31万亩;桑园面积1.56万亩。粮食总产量29.50万吨,减产3.3%;油料总产量3.69万吨,增产1.8%;蔬菜总产量31.19万吨,增产23.0%;水果总产量6.08万吨,增产10.2%。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77公顷,四旁植树693.5万株,收获大宗林产品油桐籽254吨,棕片236吨,核桃908吨,松脂800吨。 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出栏生猪74.7万头,增长3.2%;出栏小家禽1843.09万只,增长5.6%。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猪、牛、羊肉总产量5.69万吨,增长8.1%;牛奶产量0.25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2.41万吨,增长2.6%。全年水产品产量1.10万吨,增长8.0%。 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年兴修水利工程2825处,新增蓄水量2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0.3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6万亩,恢复改善灌面3.7万亩,完成堤防病险整治5500米,新建堤防880米。新建供水工程36处(其中:集中供水3处),解决农村2.09万人饮用水安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2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土1.26万亩。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31.43万千瓦,增长11.0%;农村用电量达到11740万千瓦小时。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末,全市新增绵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达到16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达到11.49亿元。年内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6.8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9.7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21亿元,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30亿元,增长26.3%,其中:江油市属完成投资20.7亿元,增长94.2%。按投资构成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1.2亿元,增长71.0%;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2.7亿元,增长1.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21亿元,增长64.4%;农村投资2.19亿元,增长5.4%。 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8.50万平方米,增长44.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9.74万平方米,增长27.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1.05万平方米,增长9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8.72万平方米,增长97.2%;商品房屋销售额4.95亿元,增长1.1倍,其中:住宅销售额4.37亿元,增长1.6倍;商品房屋空置面积15.43万平方米,下降32.7%。 全年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4.57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47个,竣工房屋面积15.78万平方米。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改建公路143.8公里,新建中小学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医院新增病床位357张,新增热轧钢材能力1.5万吨。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3亿元,增长15.5%。其中:国有经济2.12亿元,增长3.3%;集体经济2.39亿元,增长5.8%;私营及个体经济24.95亿元,增长17.3%;股份制及其他经济11.54亿元,增长16.3%。按城乡分,城市市场18.71亿元,增长15.7%;农村市场22.32亿元,增长15.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1.65亿元,增长13.7%,其中:限额以上5.77亿元,下降1.2%,限额以下及个体户25.88亿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63亿元,增长23.9%;其他零售额0.75亿元,增长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