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科技工作全面落实十六字科技工作方针,加强科技项目申报与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年内向国家申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个;向省上申报生物能源开发项目1个,科技富民推进行动项目1个;向市上争取重大科技专项1个,科技项目8个;申请国家专利40项;建立市级科技创新中心3家,推荐市级科技成果8项,下达年度区级重点科技项目5项,全年共向上争取科技经费160余万元。科技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九、文化体育卫生广电 文化活动突出地方特色。春节和利州区第九届桃花会期间,成功开展了“金鼠闹春”文艺演出和“首届山歌节”比赛;新创作的方言快板剧《嫂子志愿队》入选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特别节目;新创编的舞台情景剧《红烛映九天》多次在市、区成功演出;情景剧《风雪铸警魂》、音乐诗《阳光下的思念》在全省公安系统文艺调演中分获二、三等奖。年内组织文艺工作小分队开展灾后文艺慰问演出12场次;组织感党恩、庆国庆等广场文体活动15次;开展送文化下乡11场次,开展送文化到社区12场次。农村文化阵地得到巩固,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体育赛事取得良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在全市首届女子运动会上,我区取得团体第二名。在全市第六届青少年学生运动会上,男女运动队分获比赛第一、二名。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分别开展登山、长跑、趣味体育比赛、健美操比赛等大型群体活动8次。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利州电视台全新包装,《利州新闻》成功改版,对外宣传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利州荧屏形象更加丰富。全年向市省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发稿超过500条次,共有8件作品获得广播电视创优市级政府奖。有线电视网络稳步发展,新增入网用户760户,改造入网用户1100余户,全区有线电视用户累计达到3.35万户。《可寻址收费管理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及数据传输系统》和节目制作技术获得全市广播电视科技创新三等奖。对全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销售市场进行了有效管理,开展执法检查4次,取缔网络内非法安装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285面,查处私拉乱接76户。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全区报告乙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2218例,比去年下降41.82%,全年无危重和死亡病例,无重大传染病爆发与流行;免疫规划管理水平继续提高,全区儿童规划免疫建卡率达100% ,“五苗”接种率均达98%以上;大力加强卫生监测与检验,完成各类水质检验314份,完成居民户食用盐碘含量测定288份,库盐监测54份;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开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6.8%,新法接生率达99.3%,高危妊娠管理率达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6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2‰。2008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610家,其中疾控中心2家,二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3家,医院附设门诊7家,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卫生所)25家,个体诊所375家,村卫生站176家,计划生育服务站8家。实有病床3896张,卫生技术人员4257人。 十、人口及人民生活 到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476989人,其中男242206人,女2347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3.2:100。非农业人口278319人,占总人口的58.3%。人口出生率7.16‰,死亡率 5.02‰,自然增长率为2.14‰。 计划生育工作在大灾之年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继续保持了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工作水平。全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3.34%,避孕及时率为96.8%,避孕措施落实率达到97.5%。流动人口得到有效管理,流出人口办证率97%;流入人口办证率85.03%。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01元,比上年增加399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比上年增加1467元,增长17.8%。年末辖区内有各类单位从业人员68917人,比去年增长3.7%;从业人员人均年货币工资23805元,比去年增长37.6%。 注:1.公报数据为利州区辖区内数据,包括市直综部分。 2.公报数据绝对数为现价,相对数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数为快年报数或预计数,正式数据以《利州区统计年鉴-2009》为准。 4.指标解释以统计局解释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