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泸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更新改造投资5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81%,房地产开发投资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6.36%。 民间投资成为投资领域亮点,是推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原因。全年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经济等完成投资84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3.36%,直接拉动全社会投资额上升9.4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51.2%。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继续增长,泸县二中新校区建设完成投资2100万元,三级路网改造完成投资6000万元,县城建设投资开始回升,工业投资加大,县城垃圾处理厂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已获国家立项,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2003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建、改建公路120公里,造林面积5021公顷,小学生席位10116个,医院病床位300张,新建城市道路长度7.1公里。 五、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共签约引进项目185个(其中工业项目占120),项目总投资约9.2亿元,协议引进资金9.13亿元,到位资金5.51亿元,加上往年引进项目到位资金8400万元,全年实际到位资金6.35亿元。引进的江苏三笑泸县日化有限公司、浙江之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晋益钢铁有限公司、丰华纺织有限公司、银华茧丝绸丝有限公司、跃发巨龙化工有限公司、长沱活塞环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都将为泸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两争一汇”工作成效显著:通过上报国家、省、市项目45个,可获国家补助超亿元,已获国家补助568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泸县二中高中扩招项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文化馆等建设项目已获国家资金支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农民工就业体系建设、无公害仔猪网络交易市场等一批项目已获国家立项。 六、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转旺。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快了各类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连锁商业”、“假日经济”,努力消除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了城乡消费市场的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879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幅比上年高1.7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变化的主要特点:一是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实现县的零售额33739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比上年高1.7个百分点,实现县以下零售额95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增幅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二是个体私营经济在竞争中优势明显,实现零售额106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8%,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份额由上年同期的81.56%上升到82.76%;三是餐饮业增长仍居各行业榜首,全年实现零售额174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 %,分别高于批发零售业、其他行业5.0个百分点和16.3个百分点。 图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构成图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由于受非典影响,交通运输业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表4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其中:公路 水运 旅客周转量 其中: 公路 水运 万吨公里 万吨公里 万吨公里 万人公里 万人公里 万人公里 27299 27030 269 72530 72257 273 -14.1 -13.81 -36.18 -18.53 -18.54 -15.74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电信、邮政、联通、移动公司全年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948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年末本地电话用户46712户,比上年增长20.43%,移动电话4.15万户,比上年增长88.6%。新增互联网用户1400户。 旅游事业受非典影响有所下降。全年接待游客33.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67%;旅游收入5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八、金融和保险 财政金融形势稳定。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045万元,比上年增长8.9%,地方财政支出28748 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6743万元,比年初增加755万元,各项存款余额372845万元,比年初增加4733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4062万元,比年初增加44141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13万元,比上年增长29.38%,其中财产险2010万元,寿险280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7%和62.97%。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加强。年末,全县共有小学62所,在校学生72414人,专任教师279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17721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55782人,专任教师2918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发展,特殊教育学校1所13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展顺利,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泸县召开,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认可和肯定。泸县高中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2003年四川省80万人口以上大县的高中教育现场会在泸县召开,其模式受到中央和省市教育专家关注和肯定,也在多种教育刊物刊登。两基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检。 文化事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5.8万册,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文艺小分队1个。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均为100%。 卫生保健事业继续加强。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59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56个,实有病床1005张,其中标准床位439张,卫生技术人员1519人,其中执业医师527人和执业助理医师248人,注册护士238人,全年医院门诊人数达153404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广泛展开。虽然因为非典的原因停止了省级比赛,但全县全年也举办了各种运动会26次,参加运动员11020人,全县所学校开展了体育达标活动。 十、环境保护 城区空气质量逐步提高。2003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总体保持二级空气质量水平,工矿区保持三级空气质量水平。城区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4.6分贝,较上年下降3.1分贝,夜间噪音值47.3分贝,比上年上升0.1 分贝。地表水中各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达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濑溪河水质较上年有所好转,基本达到Ⅲ类水域水质标准。全县已建成了3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0.7平方公里;建成了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0.5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