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3-16 泸州市龙马潭区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国内商贸市场繁荣,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全区积极整合市场资源,健全城乡市场体系,规范商贸物流业发展,着力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2007年末全区市场面积达53.4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市场批零贸易销售总额253119万元。启动省级“双百”工程和市级“双进”工程,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农家店8家,已发展到32家,农家示范店乡镇覆盖率100%、村覆盖率25%。消费品市场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的双轮驱动下日趋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增速比全市的17.4%高0.6个百分点,创建区以来最高水平。完成市目标任务的104.33%,增速和完成目标比例均居全市第一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3150万元,增长60.8%,占零售总额的2.2%;集体经济零售额14234万元,增长16.8%,占零售总额的10.0%;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86154万元,增长18.0%,占零售总额的60.5%,股份制即其他经济零售额38872万元,增长16.1%,占零售总额的27.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8499万元,增长18.8%,住宿餐饮业消费24280、增长17.2%;其它行业零售额9631万元,增长11.5%。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经济类型构成和分行业构成分别见图二、图三。

图二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经济类型构成

图三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行业构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区共新引进项目182个(其中市外124个),实际到位资金20.01亿元(含续建项目),增长68.7%。实际到位资金中:市外国内项目到位资金183101万元,完成全年目标 (112700万元)的162.47%,省外国内项目到位资金149666万元,完成全年目标(107700万元)的138.97%。新引进项目中工业项目74个(其中市外56个),实际到位资金 7.02亿元(市外6.18亿元)。新引进项目中总投资上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实际到位资金 8.58亿元。引进港澳台和外商投资项目实际到位境外资金368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1.5%。招商项目的落户,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外经济成效突出。全区完成外贸出口42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1%,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27.8%。实际利用外资368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1.5%。外派劳务115人次,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5%。

旅游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打造城郊特色旅游品牌,石洞花博园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顺利完成龙马潭公园产权接收工作。全区二星级宾馆3家,二、三星级农家乐分别有6家、2家。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000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0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20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8亿元,增长31.3%,完成市下达目标的110.1%。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税收增长快。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2320万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505万元,同比增长42.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12万元,增长41.9%,增速比全市的37.7%高 4.2 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首年突破亿元大关;上划中央两税收入9816万元,增长25.5%;政府性基金收入192万元,增长62.7%。财政总收入中:国税完成12302万元,增长30.5%;地税完成8179万元,增长50.4%;财政完成1839万元,增长5.0%。完成财政支出总额34615万元,同比增长45.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2909万元,增长40.1%;政府性基金支出1706万元,增长424.9%。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09万元,增长48.9%;教育支出9415万元,增长8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99万元,增长17.3%;医疗卫生支出1533万元,增长25.8%。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2007年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181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9%,其中居民储蓄余额30049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3186万元,增长12.4%,居民储蓄余额中:活期储蓄92437万元,增长17.5%;定期储蓄208061万元,增长10.3%。各项贷款余额14672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2.6%,其中:短期贷款8554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6.5%,中长期贷款5752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9.7%。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区保费收入4862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57万元,增长35.0%,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605万元,增长31.3%;处理各类赔款及给付2193万元,下降80.3%,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1166万元,下降19.3%,人寿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1027万元,下降329.7%。

七、交通、邮电通信

交通、邮电通信健康发展。新发展跨区交通线路4条,规范农村客运交通线路14条。新建通乡水泥路7公里、通村水泥路4.4公里。境内公路总里程达56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64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2007年完成旅客周转量6871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7%;完成货物周转量5077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4%。完成营运收入6626万元,增长9.8%;上交税金151万元,增长8.6%。全区邮电业务收入、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均比上年有较大增加。

八、科技教育、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卫生

科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普九”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认真贯彻实施,教育督导评估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2007年全区改造中小学校危房9706平方米,彻底消除中小学教学用房中的D级危房。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4590名学杂费792万元,提供免费教科书4352人58万元,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656名。全区有幼儿园76个365个班,在园幼儿9335人;小学8 所460个班,在校学生22236人,毕业小学生3955人,招收小学生3397人;普通中学18 所325个班,中学在校生16712人,中学毕业生5691人,中学招生5763人。7-12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97%;15-48周岁人口非文盲率98.85 %。参加普通高考考生(含高职) 1349人,本科上线率31%,实际录入高校的考生774人,录取率 57.4 %。参加成人高考827人,实际录取476人,录取率 57.6%。通过全国统一自学考试有43人获得大学自考毕业证书。启动实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切实加强了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安排实施区级重点科技项目5项,管理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8项,鉴定市级科技成果12项,2007年全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产值16500万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