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5 保亭县统计局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3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经济工作力度,充分挖掘潜力,开展各种优质服务,努力克服"非典"疫情等各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国内需求保持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优化取得进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测算,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69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378万元,同比增长13.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90万元,同比下降22.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416万元,同比增长11.6%。

从三次产业的比重来看,2003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拉动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影响经济下降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2003年我县国民经济呈现出第一、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减缓的态势。

经济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仍然受到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的制约;投资拉动乏力,工业生产疲软;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比较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经济秩序问题还亟待解决。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高效农业得到加强。农业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341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30351吨,比上年增长8%;果蔗产量1776吨,下降1%;水果总产量5901吨,增长11.2%,其中,香蕉产量3723吨,增长17%;芒果产量611吨,减少59%,荔枝增长2倍,龙眼下降5%,红毛丹下降20%。全年瓜菜产量53874吨,增长47%;油料产量593吨,下降4%。水果、瓜菜的平均价格好于上年,种植业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年末生猪存栏量50511头,比上年增长8.6%;牛存栏量29151头,减少12%;羊存栏量14601头,减少6%。肉类总产量3328吨,增长19.4%。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2607吨,增长7%;禽肉总产量583吨,增长95.6%;禽蛋总产量190吨,增长35.7%。

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1854吨,比上年增长11%。水产养殖面积578公顷,比上年增加2公顷。

人工造林继续推进,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73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热带作物稳步发展。年末热带作物总面积达8989公顷,比上年增加1078公顷,增长13.6%。在主要热带作物中,橡胶干胶产量3701吨,比上年增长1.7%;椰子产量606万个,增长0.6%;槟榔产量4888吨,增长3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机械总动力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化肥施用量(折纯)1587吨,增长15%。农村用电量121万千瓦时。现有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3701公顷,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疲软。2003年,我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59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0万元,同比下降21.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20万元,同比增长180.7%。

建筑业大幅下滑。全社会增加值完成36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拉动乏力。200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5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642万元,同比下降44.2%;其他投资完成787万元,同比下降34.4%;农村集体投资281万元,同比增长1倍;城镇私人投资完成293万元,同比下降8.4%;农村私人投资1435万元,同比增长15.2%。全年开工项目46个(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个。从资金来源看,国家资金占39.7%;银行贷款占7.7%;国债资金占2.5%;自筹资金占21.6%;其他资金占19.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由于受"非典"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我县认真抓好市场的培育,改善流通渠道,扩大流通量,采取各种措施,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扩大了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活跃了消费市场。200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51万元,同比增长9.2%。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8140万元,同比增长13.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611万元,同比增长4.9%;物价水平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2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邮电通信现代化进一步提高。邮电业务收入1548万元,比上年增长1.5%;邮路总长度230公里,与上年持平;局交换机容量达7500门;市内电话用户达6028户,增长4.7%;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1.4部,比上年增长2.9%。

七、旅游业

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上下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狠抓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全面整顿旅游市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全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万元,增长1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546万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21万元,占总收入的90.8%,下降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3994万元,增长1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3561万元,占总支出的96.9%,增长14%。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18.2%和7.7%,分别增长20%和44%。支出结构趋于优化,积极财政政策得到扩张。

金融平稳运行。在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全县金融业继续稳步发展,积极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12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国家银行存款余额50751万元,增长16.8%;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6649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40911万元,增长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