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昌江县统计局 二00四年二月八日 2003年,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省四次党代会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协力,真抓实干,使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总体经济 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068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幅高于上年6.3个百分点,高于年度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30万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49524万元,增长31.4%;第三产业增加值39630万元,增长7.8%。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56%;第一产业次之,贡献率为27.6%,第三产业最小,贡献率为16.4%。 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8%下降到40.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4%上升到32.9%,其中工业由20.1%上升到24.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7.8%下降到26.3%。 二、农业 我县正确处理发展优势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做稳做精优势产业,巩固提高传统产业,使渔业、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业中的比重和瓜菜、水果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初步测算,2003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101610万元,同比增长8.31%,增加值实现61530万元,同比增长8.6%。 全年粮食产量60069吨,比上年增长1%;糖蔗产量420448吨,增长4.9%;水果产量105685吨,增长5.6%,其中,香蕉产量66596万吨,增长4.8%,菠萝产量8739万吨,增长5.3%;芒果产量22071万吨,增长7.7%,荔枝、龙眼、石榴、杨桃等也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瓜菜产量110348吨,增长6.1%;油料产量3542万吨,增长24%。 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年末生猪存栏量99695头,比上年增长11.5%;牛存栏量55185头,增长5.9%;羊存栏量39579只,增长4.8%;肉类总产量10891万吨,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9376吨,增长12.3%;禽肉总产量1198吨,增长41.8%。 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52896吨,比上年增长5.3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7763吨,增长4.4%;淡水产品产量5133吨,增长13.2%。水产养殖面积37840亩,比上年增加1.3%,水产养殖产量5715吨,增长29.3%。 造林步伐加快,热带作物产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2822亩,比上年增加71577亩,增长3.4倍;抚育面积55690亩,增加10473亩,增长23%,年末森林覆盖率达53%。2003年热带作物总面积达70215亩,比上年增加9720亩。在主要热带作物产品中,橡胶干胶产量吨595吨,比上年增长13.5%;椰子产量461万个,增长2.6倍;腰果产量267吨,比上年增长60.8%。剑麻产量759吨,比上年增长5.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4727千瓦,比上年增长7.85%。其中,排灌机械动力19873千瓦,增长9.9%;大中型拖拉机132台,增加7台;小型拖拉机677台,增加14台;农用载重汽车65辆,增加17辆。化肥施用量(实物)30906吨,增长1.1%。农村用电量756万千瓦小时,减少6.8%。旱涝保收面积85620亩,比上年增加4440亩,机电排灌面积11040亩,比上年增加117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39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37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4259万元,增长29.6%;重工业完成产值81855万元,增长18.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产值增长42.6%、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1.5倍,集体企业产值增长12.6%,股份合作企业产值下降13.6%。 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得到调整,铁矿石成品矿增长14.6%;钢水增长31.6%;发电量下降3.5%,其中:水电下降15.2%、火电增长32%;松香下降53.7%;水泥增长10.3%;供电量增长43.4%;机制糖增长30.5%;发醇酒精增长50.8%;黄金下降8.4%;自来水生产量788万吨;生铁产量63961吨;干电沲(折一号电沲)产量181.2万只。 建筑业保持平稳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221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全社会建筑企业施工工程73个,房屋施工面积84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8%,竣工面积7799.47,增长14.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6081万元,增长1.1%,更新改造投资2675万元,增长6.8倍,其它投资19244元,增长62.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37000万元,增长48%;集体单位投资1208万元,减少31.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9792万元,增长1.1倍。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6123元。大地公司、海钢公司钴铜矿开采、海山公司、智源公司、海能达公司、昌江糖业公司等自改项目已完工投产;全县农村电网改造,石碌至昌化主干线国道公路工程建成使用;电信建设、水利加固等工程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47万元,比上年增长8%。分城乡看,城镇市场销售快于农村,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281万元,增长1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64万元,增长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27252万元,增长5%,餐饮业完成2082万元,增长15%。 旅游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7029人次,比上年增长61.3%,实现旅游收入43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倍。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近千人次,检查车辆950辆,查处黑车23部,处理违章车辆16部,有力打击了各种违章经营行为,规范了客货运输市场秩序。据统计,全县拥有营业性机动车辆2329辆,其中客车147辆,货车567辆,手扶拖拉机、农用车、正三轮车等1615辆;全年共完成客运量323万人次,受非典影响比上年下降17%,旅客周转量9348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7.9%,货运量94万吨,比上年下降7.8%,货物周转量84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4%。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值加35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