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5 白沙县统计局

白沙黎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7年5月15日

2006年,白沙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推进“一产立县、二产强县、三产活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做强老三样(橡胶、甘蔗、木薯),做大新三样(竹、藤、南药),做新小城镇,发展加工业,推进养殖业,突破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方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构建和谐白沙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低一小”(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仍是我县当前的主要矛盾;“一产高、二产低、三产弱”的不合理产业结构仍得不到根本转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创税产业小带少,财政收入渠道窄,财政支大于收的矛盾继续增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根深蒂固,农产品深加工条件欠缺;经济欠发达,城镇居民就业困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一、经济总量

整体经济呈恢复性快速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评估,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GDP)76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013万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9026万元,增长7.7%(其中工业增加值3545万元,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21005万元,增长7.6%;人均生产总值5905元,增长11.6%。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6年,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6.9%恢复到60.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4.6%,拉动经济增长9.7个百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12.8%下降至11.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第三产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0.3%上升至31.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8%,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点。

二、农业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6年,我县逐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上降雨量充足,生产条件改善,农业实现恢复性增长速度加快。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业产值35424万元,增长28%。去年实施甘蔗下水田,成为种植业生产的一大亮点,播种面积97151亩,增长59.7%;总产35万吨,增长133.2%。瓜菜、木薯生产增速也加快,瓜菜产量28253吨,增长12.3%;木薯产量84652吨,增长25.1%。粮食产量48702吨,增长11.1%;林业产值19217万元,增长18.1%,作为我县支柱产业的橡胶在2005年受强台风影响今年仍创历史新高,干胶产量8063吨,增长9.7%,橡胶产值达12095万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16.7%;牧业产值13411万元,增长3.6%;渔业产值3140万元,增长1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下滑趋势有所减缓,经济效益略有好转。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7467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659万元,下降28.3%;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2808万元,增长19.4%。工业增加值3545万元,增长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650万元,下降5.2%;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895万元,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1%,比上年提高19.9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食糖24419吨,下降26.1%;水泥3400吨,下降95.1%;发电量1303万度,增长41.9%。

工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由于去年底糖价持续大幅度攀升,我县两家糖厂效益有了明显好转。9家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盈亏情况显示,1—12月,5家盈利,4家亏损,企业亏损面达44%,利润盈亏相抵后盈利623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037万元(其中工业增值税1234万元)。

建筑业长足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06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481万元,比上年增长13%。所占GDP比重由上年的6.3%上升至7.6%,提高1.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白什等6条主要公路开工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投资18140万元,增长29.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475万元,下降15.1%。在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8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3%,下降52.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2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7%,增长16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20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4.9%,增长13.7%。

地方项目投资增长较快。2006年,完成投资11453万元,增长74%。主要投资项目有白什公路(5200万元);子午线轮胎胶厂(1260万元);县城防洪河堤工程(2295万元);教育危房改造(1629万元);县城环城路工程及乡村道路建设(2110万元)等。

五、消费市场与物价

城乡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较快。2006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4030万元,增长8.6%,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5508万元,同比增长11.8%。农村消费市场略走旺于城镇,城镇9681万元,增长11.7%;农村5827万元,增长1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126万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07万元,增长11.9%。

市场物价平稳上扬。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7%。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都基本上保持较低的上涨幅度。食品类上涨3.5%;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及用品类2.4%;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工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幅度都在2%以下;居住类上涨3.6%;建筑材料类上涨2.8%;服务项目上涨2.1%。物价总水平自1995年以来维持较低的上扬水平,实现了高经济增长,低物价上涨的良好发展格局,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运输业稳步发展。继续加大城乡公路道路改造的投入,2006年,完成及在建的新建、改造城乡公路261.9公里,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06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952.3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1523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4%;旅客周转量14733万人公里,增长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