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横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邮电通信业保持平稳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普及。2005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864万元,比上年增长22.6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085万元,增长34.44%;邮政业务总量1899万元,增长10.28%。全年发送特快专递6.48万件,增长232.31%;邮政储蓄年末余额55842万元,比上年增长23.04%。电信业务持续快速增长,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网络信息技术更加普及。年末县话交换机总容量16.72万门,新增3.89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19632户,增长2.95%。其中城县固定电话用户37780户,下降14.83%;乡村固定电话用户81852户,增长13.93%;移动电话用户159464户,增长3.72%。电话普及率33.29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9722户,增长29.91%。 六、国内商业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城乡消费同步发展。2005年,全县流通领域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好环境下,依托实施”商贸活县“的有利形势,进一步加快商业布局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7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7%。其中,城县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6005万元,增长14.61%,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7721万元,增长12.34%,城县市场零售额高于农村市场零售额增速增速2.27个百分点。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全部实现增长。商贸流通市场的三大主力,个体、私营、股份制经济共实现零售额177275万元,增长16.52%,市场份额由上年93.8%提高到96.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5038万元,增长13.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568万元,增长14.30%。 商贸流通规模继续扩大,各类商品县场不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企业6家。全年商品销售总额突破千万元,达4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全县拥有建材、装饰材料、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各类农贸市场共53个,其中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2个。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外贸进出口总值保持增长态势。2005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值226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67%。其中出口总值2260.6万美元,增长25.67%。 外资引进平稳增长随着我县的荣获为”2005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横县投资吸引力日趋增强。全县合同外资额1359万美元,增长29.43%。外商直接投资7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30%。 旅游业加快发展,旅游接待能力增强。在节庆活动和会展经济的拉动下,前来我县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的游客增多。2005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1.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65.7万元。年末全县共拥有星级宾馆2家。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2405万元,增长14.1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6985万元,增长13.5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9869万元,下降5.02%。 保险业平稳发展。2005年末,全年保费收入6289万元,比上年增长8.6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24万元,下降7.36%;人身险保费收入3677万元,下降8.94%。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1144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县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组织实施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其中农业科技项目3项;组织实施市县创新计划15项。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1项,其中区内先进水平1项;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项,合同金额1500万元。县级科技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全年专利申请12件,获得授权专利2件;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752万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011万人。 教育继续发展,基础教育扎实推进。2005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54所,在校学生66370人,毕业生20544人;小学296所,在校学生93576人,毕业生19461人。全县共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902人,毕业生485人。全县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66人。全县初中毕业升学率50.8%,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全县小学毕业升学率98.7%。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1848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2005年,随着我县会节活动的增多,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南宁国际民歌节横县歌台一系列活动,组织电影下乡6433场,送戏下乡42场,送书下乡70万册次。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2005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67.1千册(件)。乡镇文化站17个。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 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2005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不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1个,防疫站1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1119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92人(不含个体),其中执业医师469人。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全县有农村卫生室、医疗点300个,99.3%的行政村建立了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有862人。卫生防疫取得较好成效。全县未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全县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8.3%。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专业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声有色,全年举行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6次,中小学在校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89%。 十一、城县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县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取得明显进展。2005年城县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资金4284.2万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980.5万元,三废综合利用产值172.6万元。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60.16吨,比上年减少393吨;工业烟尘排放达量为12879.6吨,比上年减少260吨;工业二氧化硫达标排放量为6340吨,比上年减少31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9.93%,比上年提高20.89个百分点。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末,全县户籍人口达1098713人,比上年增加14291人,增长1.32%。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3.83‰,人口死亡率3.75‰,人口自然增长率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