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平远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胜利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155016万元,按可比口径对比上年增长11.3%,增幅对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两位数以上的跨越式发展。其中,第一产业46040万元,比增2.2%;第二产业55877万元,比增21.0%,其中,工业36365万元,比增27.1%,建筑业19512万元,比增11.0%;第三产业53099万元,比增10.4%,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19317万元,比增10.4%,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10166万元,比增10.6%。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为30.0∶36.1∶33.9,第一产业明显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大幅上升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略为下降1.2个百分点。全县全年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899元,对比上年增长15.4%。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0%,上涨3.0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0%,上涨2.0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指数108.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6.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3.4%。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04年底全县从业人员11.58万人,对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在岗职工人数16100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据劳动部门统计,今年劳务输出及管理的人数8611人,其中农村6663人,城镇194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88人,就业安置143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比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够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民营企业发展不快;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逐步推进,效益逐步提高。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5476 亩,对比上年增长9.5%,其中玉米面积20043亩,比增10.6%,大豆面积18156亩,比增13.5%,水果面积75754亩,比增3.8%,水产品放养面积19606亩,比增0.9%。 全县主要农作物产量情况: 2004年实绩 (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 107477 5.7 #稻谷 90869 -0.72 旱粮 8665 54.2 薯类 5027 12 大豆 2916 28 甘蔗 727 37.2 花生 3358 1.4 烟叶 1739 -8.2 蔬菜 60567 3.5 西瓜 11982 -20.3 茶叶 1052 -1.7 水果 42439 9.6 木薯 1060 -55.3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590739亩,与上年持平,当年零星植树210000 株,比增36.4%,当年幼林抚育面积27083亩,比增42.4%;主要林产品产量:油茶籽528吨,油桐籽350吨,松脂144吨,毛竹采伐79.3万根,木材采伐5万立方米。 畜牧业生产方面:全年肉类总产17957吨,比增0.8%,其中猪肉15127吨,比增8.6%;全年生猪饲养量28.6万头,比增5.1%,其中出栏17.6万头,存栏11万头。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5960吨,比增2.8%,其中放养总产5796吨,比增2.9%。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县各级乡镇企业营业收入92642万元,比增10.9%;实交税金5287万元,比增51.1%;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8195万元,比减0.6%;劳动者报酬16074万元,对增60.4%。 三、工业 2004年,我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0111万元(经济普查数据), 比增43.8%;全县工业增加值36365万元,比增34.7%,其中,按经济类型分创造的增加值分别为:国有企业6220万元,集体企业588万元,股份企业2952万元,有限责任公司3095万元,私营企业14338万元,三资企业2364万元;其中按行业分采矿业11175万元,制造业13738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44万元。 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创造的增加值16702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5%,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2004年实绩 比上年增长% 铁矿石原矿 115.2万吨 43.6 发电量 15968万千瓦时 5.2 原煤 56.9万吨 43.2 农用水泵 6080台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