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平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贯彻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落实”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据统计,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累计177293万元,按可比口径[2004年经济普查上级统计部门反馈数据]对比上年增长8.7%,保持中等速度运行。第一产业46730万元,比增1.5%。第二产业63975万元,比增10.6%,其中,工业56131万元,比增17.6%,建筑业7844万元,比降20.5%。第三产业66588万元,比增12.4%,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10307万元,比增8.2%;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5416万元,比增1.8倍;批发和零售业11197万元,比增13.5%;住宿和餐饮业4413万元,比增7.3%。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4∶36.1∶37.5,第一产业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持平,其中,工业上升8.2个百分点,建筑业下降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3.6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上涨2.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1%。农产品价格指数104.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0%。 劳动就业形势偏紧。2005年底,全县从业人员11.40万人,对比上年下降1.6%。在岗职工人数15839人,对比上年下降1.4%;据劳动部门统计,今年劳务输出及管理的人数8412人,比降2.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社会劳动就业和保障压力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财政收支差距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0295亩,对比上年下降1.9%,但同期全县烤烟、水果、薯类、蔬菜、茶叶等作物面积对比上年分别增长3.6%、2.3%、5.9%、9.9%、15.6%。 全县主要农作物产量情况: 2005年实绩 (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 106024 -1.4 #稻谷 91280 0.5 旱粮 8155 -5.9 薯类 4477 -10.9 大豆 2112 -27.6 甘蔗 456 -37.3 花生 3123 -7.0 烟叶 1765 1.5 蔬菜 64455 6.4 西瓜 14242 18.9 茶叶 1263 20.1 水果 50854 19.8 木薯 1718 62.1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590739亩,当年造林面积12137亩,对比上年下降5.8%;迹地更新面积4376亩,比降50.3%;幼林抚育面积36978亩,比增36.5%;成林抚育面积22539亩,比增12.4%。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353吨,油茶籽564吨,松脂301吨,木材采伐6.8万立方米,对比上年分别增长:0.9%,6.8%,109.0%,36.0%。 畜牧业生产降幅较大。全年肉类总产14143吨,对比上年下降21.2%,其中猪肉11809吨,比降21.9%;生猪出栏16.9万头,比降4.5%;出售和自宰家禽126.6万只,比降17.7%。 渔业生产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6021吨,对比上年增长1.0%,其中,一般鱼类5628吨,比增5.8%,其中,鲩鱼3329吨,比增10.0%。 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全县各级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09409万元,比增18.1%;实交税金3878万元,比降26.7%;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9032万元,比增4.6%;劳动者报酬11635万元,比降27.6%。 三、工业 2005年我县工业生产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195602万元,对比上年增长22.2%;全县工业增加值56131万元,比增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6931万元,比增21.1%,规模以下工业19200万元,比增12.1%。 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2005年实绩 (吨) 比上年增长% 铁矿石 84.6万吨 -30.1 水泥 97.7万吨 -10.5 发电量 19312万千瓦时 92.4 人造板 7.4万立方米 23.3 家具 142.5万套 15.1 农用水泵 9282台 52.7 混合稀土 212吨 -25.6 稀土分离产品 427吨 132.6 原煤 48.1万吨 -15.5 工业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102万元,比增25.3%;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产值128692万元,比增29.9%;利税总额10077万元,比增26.6%,其中,利润总额3845万元,比增35.7%,税金总额6232万元,比增21.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6.23%,对比上年提高8.3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高速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47487万元,对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基本建设10992万元,比降5.3%;更新改造4150万元,比增18.2%;其他投资16406万元,比增25.4%;房地产开发5584万元,比增134.6%。 固定资产投资重点不断变化,在总投资中,第一产业4092万元,比降7.0%;第二产业18030万元,比增46.2%;第三产业25365万元,比增8.1%,其中住宅投资7507万元,比增45.9%。今年的投资重点主要是:随着招商引资的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投资大幅度增长,增幅对比上年上升40.5个百分点;房地产住宅投资热潮高涨,住宅增幅对比上年提高33.4个百分点。 今年新增固定资产34020万元,对比上年下降7.0%。新增的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有:新增移动通讯基站11座;刨花板1万立方米;改建公路30.8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5公里;水泥8万吨;耕地面积4000亩。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继续发展。至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到达数957公里,比增4.8%;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9908万元,比增8.2%;交通运输总周转量36315万吨公里,比增13.2%。 全县机动车辆和客货运输量情况: 2005年实绩 比上年增长% 一、机动车辆合计 41706辆 2.5 二、客运量 791万人 14.8 三、旅客周转量 39815万人公里 15.5 四、货运量 398万吨 13.4 五、货物周转量 32333万吨公里 12.9 邮电通信业不断增长。全年邮政业增加值399万元,比增7.9%,信息传输和软件业增加值5518万元,比增1.7倍;邮电业务总量8948万元,比增4.2%,电话拥有量95225台,比增8.4%,其中,移动电话46512台,比增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