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东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商旅旺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发展战略,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 综 合 快报测算,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7.78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6.43亿元,增长20.4%。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5:48.3:26.7调整为23.5:49.3:27.2。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6%、55.6%和37.8%,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0.9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2552元,增长13.6%。民营经济增加值55亿元,占GDP的56.7%,增长15.9%。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3亿元,增长22.3%。其中,税收收入3.04亿元,增长24.5%,非税收入0.59亿元,增长12.3%。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78亿元,增长21.9%。其中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支出1.66亿元,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0.69亿元,增长62.7%;环境保护支出0.18亿元,增长158.6%。 全年农产品价格缩减指数上升1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4%,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10.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房地产开发价格下降1.5%,宾馆住宿价格下降2.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工业经济有效增量不足、经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宽,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社会矛盾和治安仍需进一步改善等。 二、 农 业 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1.8%、-18.7%、6.5%、4.8%和1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67万亩,粮食总产量14.49万吨,分别增长0.4%和-5.7%。蔬菜种植面积17.93万亩,蔬菜产量18.89万吨,分别增长6.2%和3.9%。花生种植面积10.71万亩,增加1.53万亩;花生产量1.47万吨,增加0.17万吨。年末实有水果种植面积36.65万亩,水果总产量7.47万吨,减少0.5%。 全年肉类总产量3.47万吨,同比增长6.8%。其中猪肉产量2.45万吨,增长7.6%;禽肉产量0.91万吨,增长4.6%。全年水产品产量19.87万吨,减少2.7%;其中海洋捕捞6.09万吨,持平;海水养殖12.03万吨,减少5.5%。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园区开发面积163.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8.2万平方米;新购地落户企业36家,减少38家;新上马企业101家,持平;新投产企业100家,减少6家。 年末全县工业企业(不含个体户)10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5.7亿元,增长19.8%,占全社会工业产值的83.2%;民营工业产值97.28亿元,增长24.7%,占全社会工业产值的64.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8%,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 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9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7亿元,增长57.3%;更新改造投资2.31亿元,增长34.6%;房地产开发投资4.59亿元,减少29.3%。总计中民营经济投资21.14亿元,增长46.8%。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2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4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8.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9%;商品房销售额7.4亿元,增长23.4%。 五、 交通和邮电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20.05公里(不含等外公路),其中一级公路127.99公里。年末民用机动车辆12.11万辆,比上年增加4478辆。民用汽车拥有量7062辆,增加1283辆;其中,载货汽车2177辆,载客汽车4885辆。摩托车11.28万辆,增加3304辆。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69万吨,增长5.9%;货物周转量40353万吨公里,增长15%。完成旅客运输量268万人次,增长1.1%;旅客周转量18635万人公里,增长3%。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179万元,增长27.9%;电信业务收入1.71亿元,增长10.1%。全年收寄函件75.6万件、特快专递6万份、报刊杂志累计发行525.4万份。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万门;移动电话用户22.85万户,增加1.87万户;“小灵通”用户2.22万户,减少0.41万户;固定电话7.44万户,减少0.19万户。 六、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县城零售额9.56亿元,县以下零售额18.14亿元,分别增长23.6%和22.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89亿元,增长21.9%;零售业19.91亿元,增长23.5%;住宿餐饮业4.7亿元,增长22.6%。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38.59亿元,增长15.5%。其中,批发额15.8亿元,增长5.9%;零售额22.8亿元,增长23.3%。 七、 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一般贸易出口0.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7%,下降23.8%;三资企业出口1.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3%,增长17.8%。 全年新办三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35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合同利用外资6908万美元,增长7.4%。至2008年底,全县登记在册的三资企业130家,同比增加6家。 八、 金融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08亿元,增长25.4%;企业存款7.58亿元,增长23.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61亿元,增长21.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5.38亿元,增长37.3%;农业贷款8.31亿元,增长21.9%。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13.9亿元,中长期贷款6.36亿元,分别增长39.1%和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