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东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 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4.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际游客10.54万人次,增长15.6%;国内游客134.08万人次,增长12.8%。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61.37万人次,增长4.1%。全年旅行社组织国内游24.3万人次,增长1.7%。其中,省内游15.26万人次,省外游9.04万人次,分别增长3.4%和2.5%。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6亿元,增长15%。 十、 科技与教育 年末全县科技活动机构7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72人。省、市级科技园1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45亿元,增长1.2%。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1.54亿元,增长7.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90件,增加22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全年专利授权298件,增加9件。 全县各类学校209所(含幼儿园,下同),教职工5301人,专任教师4872人。其中,小学151所,在校学生3.12万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3.3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357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5%。高中毛入学率7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69.68%。 全县当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藏量18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36万元。 十一、 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现有文化站1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图书藏量4.2万册。 全县体育健儿在参加各类体育项目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62枚,铜牌32枚。其中,国家级比赛银牌1枚;省级比赛铜牌1枚;市级比赛金牌28枚,银牌61枚,铜牌31枚。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各类机构共拥有床位68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4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37人,其中执业医生347人,注册护士341人,药剂、检验人员176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49‰,下降4.49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为2.55‰,下降1.71个千分点;孕产妇住院分娩99.9%。 全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33.5万人,比上年增长16%。已领取医疗保险金1.43万人,保险金额1820万元,分别增长23%和42%。全年领取保险救助119人,救助金额33万元,增长22%。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6.28%,比上年提高12.48个百分点。 十二、 人口与环境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3.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户籍人口47.07万人,增加0.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7万人,占17.8%;农业人口38.7万人,占82.2%。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48‰,比上年提高0.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48‰,比上年提高0.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比上年下降0.09个千分点。 全县国土总面积1830平方公里。年末耕地总面积36.04万亩,当年净减耕地面积438亩。城镇建成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9.6平方公里。全县森林面积88558公倾,森林覆盖率46.8%,上升0.2个百分点。 年末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监测人员14人。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8.6平方公里。重点工业废水治理设施10套,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0.78万吨/日,比上年增长18.2% 。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820.7吨。汽车尾气年检达标率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环保投资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十三、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051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5519元,增长7.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1.08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70.3%。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9.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5%,上升10个百分点。 全年参加失业保险2.54万人,比上年增长10.6%;社会养老保险3.9万人,增长12.4%;工伤保险2.76万人,增长12.2%;医疗保险2.55万人,增长19.7%。全县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达2428人,增长7.8%。社会保险基金全年征缴收入9176万元,增长25.1%。 安全生产事故控制良好。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83宗,比去年减少126宗;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37人,减少1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7人/亿元,下降41.3%。十万人死亡率为7.87人/十万人,下降25.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5人/万辆,下降15.9%。 全县现有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120张,在院人数50人。敬老院12家,床位354张,在院人数320人。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91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9759人。镇、村社区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注: 1. 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本公报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