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涟源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 化、卫 生 和 体 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06年,经省、市验收59个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全部合格,有效的解决了全市3014户,9458个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涟源十大爱心人物、十大慈善人物的宣传评选活动有效地提升涟源形象。蓝田街道办事处文艺路居委会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新建图书馆2个。组织“情系三农”送戏下乡演出32场。国画《几回飞去又飞来》获省艺术展览银奖,隶书《孟浩然诗》、摄影《开心曲》、楷书《长歌行》获优秀奖。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64个(不包括个体私营),拥有床位总数2026张;卫生技术人员3437人,其中执业医师907人,执业助理医师495人,注册护士720人。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76万人,参与率达83 %。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4月,参加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夺得1金1银。9月,参加省第十届运动会,获得9枚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的好成绩。全年继续开展全民健身体质检测活动,受测人数达1000人,全民健身运动得以不断发展。 十一、人 口、人 民 生 活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2.8万人,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86万人,乡村人口96.9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78 ‰,死亡率为5.3 ‰,自然增长率为5.48 ‰。全市常住人口为100.9万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和符合省定扶助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均达到100 %。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4325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186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643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836万元, 环境保护长足发展。年内投入治理资金490万元;拒批污染项目8个;关闭小煤矿41家;关停淘汰9户污染企业生产。 经济环境逐步优化,社会事业和谐发展。2006年,交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统计、体育、计生、电信、保险等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9元,增长16.3 %;农民人均纯收入2766元,增长14.2 %。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计育工作向前进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年内,110处警13169次;破获刑事案件920起。公、检、法、司,武警驻涟部队为维护社会安定,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经济建设做出了可喜成绩,全市呈现出政治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