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洪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目标,努力实现“工业立市,旅游兴市”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综合 经济稳定协调发展。2006年,全市GDP完成25.25亿元,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增长11.1%。年平均人口为40万人,人均GDP达6313元,增长14.5%。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29.9:22.4:47.7。 经济增长质量提高。2006年,财政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89%和28.28%,快于GDP的增长。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考核验收,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8件实事”共22个项目,其中14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99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99人,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403人,新增工伤保险1400人,新增基本医疗保险4547人。市财政安排的“低保”配套资金86万元已全部到位,比上年增15%。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8所。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12所。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共733人,资金到位率100%;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已审核确认23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共计绿化面积8.5公顷。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3600平方米;完成廉租住房建设2233平方米。新建和扩建2所敬老院,现入住五保对象60人。全市输出劳务7.0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2亿元。 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坚持依法治市和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6年通过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和扎实工作,综治工作在全省的排名跃升了41位,社会大局继续保持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继续加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机制体制不活,三化水平较低;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5.89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1.37亿元,增长6.8%;牧业3.70亿元,增长3.7%。主要农产品平稳发展,其中粮食产量为16.21万吨,增长4.1%。其中谷物产量为15.08万吨,增长1.5%,薯类产量1.03万吨,经济作物油料产量0.63万吨。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95万亩,增长1.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6.05。蔬菜产量11.31万吨,增长15.9%,水果产量9.78万吨,增长1.3%。出栏牲猪37.95万头,出栏牛0.47万头,出栏羊3.7万头,出笼家禽456万羽,水产品产品4365吨。 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油种植继续平稳增长。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三是全市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四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五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基本确定,全市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托口示范镇和龙船塘翁朗溪、黔城柳溪、岩垅空田等5个试点村建设稳步推进。建设饮水解困工程2处,帮助6437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700口。建成县到乡镇公路34.1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71公里;新增通电话的行政村32个。 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主要问题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新农村建设困难不少。一是农产品生产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增幅不大,农业成本居高不下。三是政策效应减弱,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不够强劲。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27.9%。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28亿元,增长4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亿元,增长36.1%,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9亿元,增长43.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0.39亿元。 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849.6万元,增长46.0%;实现利税8188.1万元,增长23.0%。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26万元,比上年增长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9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1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大项目投资进展顺利。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额8.30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34亿元,更新改造完成2.64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32亿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托口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可研报告通过评审,进场公路、生活营区、施工电源和主副坝砂石料场等配套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副坝开工建设;安江电站可研报告编制完成,移民安置大纲和移民实物量调查实施细则通过评审,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铜湾电站库区和安江防洪堤建设移民安置工作即将启动;公溪河流域龙船岗、上坪、古岩等梯级电站开工建设;雪峰山风能发电项目第一阶段资源测试顺利完成,已被纳入全省首批风电开发规划,苏宝顶风能发电项目进场公路基本拉通;新型高摩合成闸瓦项目“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厂房建设;邵怀高速公路洪江段建设进展顺利,雪峰山隧道全线贯通;209国道黔城至江市水淹段、安江至茅渡、双溪至岩垅等公路改造全面完成;高速公路溆浦连接线建设进展顺利。 五、贸易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1%;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9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当前价格上涨具有结构性、局部性和恢复性的特点,尚不足以形成通货膨胀,但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