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沅陵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沅陵县统计局 2006年3月8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五五三三”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发展县域经济,保证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初步测算,2005年,全县GDP为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738元。 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2005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8:62.3:21.9,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3个百分点。 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GDP增长速度后,连续三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05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0572万元和131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17.4%,继续快于GDP的增长。 职工工资稳步提高。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2.31万人,与年初略有下降;全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43亿元,增长12.2%,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14955元,增长18.5%。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内新增就业8700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 落实“8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省市政府考核验收,我县落实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19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其中13项超额完成。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继续加强。 二、农业 农业增速加快。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451万元,比上年增长4.5%,增幅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52180万元,减少4.5%;林业产值19543万元,增长16.9%;牧业产值37467万元,增长11.5%;渔业产值3814万元,增长19.2%。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0万吨,下降7.4%,其中稻谷产量16.25万吨,减少11.2%;豆类产量0.93万吨,减少12.6%;薯类产量(折粮计算)2.8万吨,增长26.1%;油料产量1.63万吨,减少5.7%;蔬菜瓜果产量9.28万吨,增长21.1%。全年出栏肉猪33.3万头,增长9.2%;出栏牛1.3万头,增长18.2%;出栏羊9万头,增长18.4%;出笼家禽450万羽,减少3.2%;肉类总产量35566吨,增长5.8%;禽蛋产量2120吨,增长11.6%;水产品产量5910吨,增长10.5%。特色农产品中,茶叶产量620吨,增长21.6%;水果产量13636吨,增长8.0%;板栗产值132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4.69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8.66千公顷。优质稻种植面积占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为53.8%,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油料种植面积14.94千公顷,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8.99千公顷,增长15.3%。农业区域布局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七优米业、同兴木业、福耀木业、五强溪库区有机茶责任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壮大,拉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年培育流通企业10家,流通大户10家。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新建农村沼气池1006个;完成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64公里,建成通村公路79.5公里。2005年末,全县自来水受益村101个,通电话村382个,通电村487个,通汽车村373个。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万吨,农药使用量(实物量)634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55吨,农用柴油使用量820吨。 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科学制定并完成了“整村推进”项目规划,贫困户建档卡工作有序进行。全年累计有2.5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认真实施“两免一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全年共筹措和发放各项扶贫助学金718万元,受助贫困学生48184人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支柱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3.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18.5%。年末,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44家,县属支柱产业共完成产值15.12亿元,增30.3%。其中电力及电化学工业实现产值2.98亿元;有色金属采掘加工业实现产值3.46亿元;林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94亿元;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74亿元。 主要工业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县发电量64.13亿千瓦时,下降14.1%。其中县属发电量3.55亿千瓦时,下降59.0%;水泥产量8.8万吨,增长95.6%;黄金2577千克,增长32.3%,其中县属286千克,增长528.6%;铅精矿含量196吨,增长42.0%;锌精矿含量10367吨,增长38.6%;锑产量11028吨,增长4.0%;工业硅2570吨,增长6.1倍;人造板30572立方米,增长27.0%;机制纸5933吨,增长60.7%;大米产量11276吨,增长69.1%。 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101.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1466万元(不含五强溪、凤滩电厂),增长15.5%;实现利税5100元,增长14.2%。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7万平方米,增长15.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1万平方米,增长3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有效调控。200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比上年减少8.1%。其中城镇投资3.39亿元;农村(非农户)投资1.77亿元。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08亿元,下降40.8%;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92亿元,增长39.0%。更新改造投资4.2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全部施工项目14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5个,分别增长1.5%和3.03%。 房地产市场仍然活跃。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8325万元,增长50.7%;商品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分别达到13.39万平方米、1.9万平方米、3.2万平方米。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辰州矿业锑钨深加工综合技改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815万元,为年计划的116%;同心木业高档指接材生产线改造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0%;凤滩发电厂扩机增容扫尾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815万元,为年计划的112%;常吉高速公路沅陵段全面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