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沅陵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怀化市沅陵县统计局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9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国有投资完成14570万元,同比增31.8%;集体投资完成2680万元,同比减少5.4%;个体投资完成3140万元,同比增长8.4%;50万元以下投资完成500万元,同比增4.6%。

在国有投资中,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完成投资751万元,同比下降77.6%;扩建项目完成7843万元,同比增3.1倍;改建项目完成4141万元,同比增1.6倍。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2348万元,同比增22.1%。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高滩电厂工业硅项目计划投资450万元,已完成462万元;生物资源公司年产50吨皂素生产线计划投资260万元,已完成284万元;锌业集团公司年采选15万吨矿石工程计划投资8000万元,完成投资5300万元;荔枝溪马家坪及棋坪乡芦坪外迁安置点开发计划投资1068万元,完成970万元;公路大修及铺油路计划投资1149万元,完成1142万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由于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内需进一步扩大,国内贸易得到较快增长,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969万元,同比增长5.5%。分区域看,县城市场趋于活跃,农村市场略显平淡。县城销售单位实现40440万元,同比增9.4%;农村销售单位实现33529万元,同比增1.2%。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46762万元,同比增10.5%;餐饮业完成11756万元,同比减4.4%;制造业直接零售额7243万元,同比增20.6%;农业生产者直接零售额8208万元,同比减1.5%。

从经济成份看:非公有制经济领导消费市场,公有经济实现26383万元,同比增12.3%,占总额的35.7%;非公有经济47586万元,同比增20.9%,占总额的64.3%。

外贸出口(转)总额392.7万美元,同比减11.4%。

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全县引进项目27个,实际到位10954万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科技三项费2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5项,1项通过验收,7项通过鉴定。我县"4万亩黄姜基地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计划总投资1350万元,到位资金500万元,产生净利润386万元,实交税金40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以农村初中建设为突破口,完善《沅陵县农村初中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全面的教育质量建设开始起步;加强学科领域建设,"大优课工程"的实施和"百名教学能手"的评选及送课下乡,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学骨干;积极争取并全面启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县"项目工程,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建立了教育信息平台和局域网;坚持"普九"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推进"普九"工作常规,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实行教育收费"一费制",清退各种违规收费70多万元。

2001年末,全县共有教育机构724个;在职公办教职工6411人(其中专任教师5766人,代课教师49人);离退休教职工1217人;在校学生数83327人;校舍面积72.3万平方米,其中危房6000平方米;校园图书99.4万册。

2001年全县共输送本科生250人,比上年增加58人;大专生446人,比上年增加44人;通过自学考试获本专科毕业文凭160人。

八、文化和卫生

文艺创作喜获丰收。2001年设立"金山文艺创作奖",极大地鼓舞了全县文艺工作者,作品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创作各类文艺作品6083件,近50件在市以上发表、参评、表演。其中刘武华作词、作曲的歌曲《山女》和由石煌远创作、县文化馆和剧团联合参演的小品《营养不良》分别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省"群星奖"金奖;小品《中秋月圆》在参加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倩云杯"戏剧小品大赛获剧目二等奖、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员奖;文化馆组织辅导的少儿美术作品在参加"三湘蒲公英"奖比赛中获1个金奖、3个银奖、1个铜奖、4个优秀奖。

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举办5次大型民俗风情观摩展演,组织沅陵方阵队和表演队参加全市首届生态旅游节暨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举办全县首届山歌大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文艺下乡活动。

旅游文化成绩显著。围绕"旅游兴县",积极对外宣传沅陵,拍摄了《惊天大发现》、《掀起你的盖头来》、《大秦黔中郡》宣传专题片,举办了"知我沅陵,爱我沅陵"文物旅游知识抢答赛,发行了《闲话沅陵》丛书。

文物保护全面启动,完成龙兴寺古戏台居民搬迁和大雄宝殿维修,对省保单位龙呤塔和黔中郡古城建址实施全面管理,申报了凤凰山、二酉洞等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加强了文物古迹的包装和馆藏文物的科学处理。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共投入卫生事业费312万元,同比增46.4%。全县卫生机构数74个,床位数1469床,卫生技术人员1522人,其中中医师105人,西医师413人,护师229人。

农村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县农村卫生机构56个,床位787床,卫生技术人员617人,其中中医师44人,西医师152人,护师41人。

全年各级卫生机构诊疗人数达1024299人,同比增3.0%。其中门、急诊人数989945人。入院人数24312人,出院人数24196人,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3932人。

农村卫生机构诊疗人数837334人。其中门、急诊人数805717人,入院人数13840人,出院人数13775人。

治愈率为74.12%,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好转率22.93%;病死率0.28%,下降0.03个百分点;病床工作日130.89日;病床使用率35.86%,下降0.57个百分点;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为130/10万,增长66.3%。五强溪库区搬迁居民区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卫生状况较差。卫生部门为预防乙肝等传染病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取得了成效。

九、环境保护

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意识渐入人心。举办了"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万人签名活动,发布了《沅陵县环境质量公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沅陵七中成为怀化市首批"绿色学校"。

环境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人民医院废水治理工作已通过验收。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氧化塘工程也即将动工。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自然保护取得新的成绩。扩大了生态示范点,建立了清水坪莲花池村生态农业示范点;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33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详细分析,提出了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加强矿山整顿,维护了矿产开采业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