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永州市江华县统计局

2008年,是江华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又极不平凡的一年。县委、县政府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五大理念”,实施“四大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共克时艰,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冰雪和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克服了金融环境趋紧的影响,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  合

经济发展低开高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地方生产总值为351604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23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3万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848万元,增长14.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0%,二季度增长11.5%,三季度增长13.0%,四季度增长13.4%,波动幅度较小,经济稳步发展。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576元,同比增长23.7%。

经济结构有所优化。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4.7:24.4:40.9,与2007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2.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53.2%。

安全生产形势全面好转。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6起,同比减少20起,死亡人数13人,同比减少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3.3%、11.3%;受伤人数41人,直接经济损失149.76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9,下降25.0%;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9.17,下降6.9%;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1.42,下降30.7%。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经济结构调整进展仍较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保障能力不强,就业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财政增支减收因素多,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增加,县乡财政比较困难。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590万元(现价),比上年同期增长6.0%,其中:农业总产值为90659万元,增长10.0%;林业总产值为41868万元,增长15.7%;牧业总产值为77235万元,下降6.4%,渔业总产值为1954万元,增长0.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4874万元,增长5.8%。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粮食总产达21.68万吨,同比增长1.6%。发展日加工能力15吨的粮食加工企业17家。组织流转耕地3.5万亩,完成复耕复种面积1543亩,基本实现不抛荒。烤烟生产成效显著。烟叶种植3.3万亩,新建密集型烤房363座,收购9.55万担,实现烟叶税1437万元,同比分别增加6000亩、2.48万担和554万元。

新农村建设推进良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稳步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4个示范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按照“一村一品”,培植特色产业,下蒋、杉木根、琅下、大塘背、水晶深、南冲、黄沙等村分别建立了千亩以上水果、茶叶、烤烟、蔬菜等产业基地。种养大户不断增多。发展种粮100亩以上大户12户;还发展种烟20亩以上的大户228户;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个,发展养殖大户193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116户,肉牛养殖大户22户,山羊养殖大户55户;发展500亩以上造林大户11户,造林2.8万亩,占全县造林面积的50.0%。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全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66.2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3.21万亩。经济作物中,油料种植面积5.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甘蔗种植面积0.2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5%;蔬菜面积10.3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果用瓜面积0.3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2%。

2008年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41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833公顷,幼林抚育面积7450公顷,全社会采伐木材35.11万立方米。

全县完成畜牧业产值77235万元,比上年下降6.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5.7%,比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养殖业生产在市场价格回落影响下,产量增加,效益下滑。

2008年完成渔业产值1954万元,比上年增长0.6%,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247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渔类2128吨,虾蟹类44吨,贝类50吨,鳖类25000公斤。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2876千瓦,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1325千瓦,机电排灌面积14.7千公顷,耕整地机械28220千瓦,机耕面积22.3千公顷。农田水利方面,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4500处投资2363万元;完成16处供水工程投资33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14837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8.8%,实现工业增加值71563万元,增长24.7%。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共达到36家,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122635万元,增长35.3%,实现增加值38081万元,增长32.1%。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20285万元,重工业总产值102350万元,实现利税1.29亿元。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县工业在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受经济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70万元,比上年下降20.5%;亏损企业亏损额337万元,亏损加剧。工业企业效益下滑明显。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4.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4,下降0.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35.44%,下降了4.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31.1%,比去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38%,下降了4.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6.28次,减少0.7次。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县拥有资质的建筑企业3家,实现总产值4706.3万元,比上年增长44.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3万平方米,增长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1万平方米,下降3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持续高位运行。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近几年来的持续高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5599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84159万元,增长43.6%;城镇投资133781万元,增长44.8%,房地产开发投资14394万元,增长78.7%,商品房施工面积18.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9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4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2.1%、68.3%、24.0%,实现销售额7926万元,同比增长48.4%。城乡5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11440万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农村投资114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