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克服旱涝灾害,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加快发展“三种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0784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864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144万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43776万元,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4元,增长4.3%。三次产业构成比为44.2:22.3:33.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提高了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9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0444万元,增长2.5%;林业总产值为15517万元,增长6.7%;牧业总产值为15626万元,增长3.3%,渔业总产值为1003万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336万元,增长3.4%。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34.18千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1.4%。经济作物中,油料、甘蔗种植面积分别达4.27千公顷、0.2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0.5%、5.3%;蔬菜面积为9.0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5%;果用瓜面积为0.1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9.0%。 2003年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15517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06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29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933公顷,幼林抚育面积6467公顷,全社会采伐木材15.45万立方米。 全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5626万元,比上年增长3.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 2003年完成渔业产值1003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986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渔类1903吨,虾蟹类12吨,贝类65吨,鳖类6200公斤。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4.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38万千瓦,增长0.2%;农村用电量6500万千瓦小时(不包括县办工业),比上年增长25.6%;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46万吨,比上年增长5.2%。年末乡镇办水电站49个,装机容量达39830千瓦。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3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43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25万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2532万元,重工业总产值20093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下降6.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5%,比上年99.75%降0.47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润424万元,比上年亏损15.9%;亏损企业亏损额306万元,增加236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6.77%,比上年增加10.72个百分点,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6大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5%,增加0.85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5.47%,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37.43%,增加3.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11%,下降2.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4475元/人,增加5536元;流动资金周转2.43次,增加了0.33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759万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19209万元,增长22.0%;集体投资2270万元,增长2.4%;个人投资26280万元,增长56.2%。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2258万元,增长14.0%;更新改造投资3651万元,增长37.2%;其他投资2878万元,增长38.6%。 五、国内贸易 2003年,市场商品销售稳中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县的零售总额17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县以下零售额20952万元,增长11.0%。分行业:批发零售贸易业35331万元,增长11.8%;餐饮业3337万元,增长8.8%;其他行业59万元,增长11.3%。 2003年全县实际利用内资17330万元,增长20.7%;实际利用外资130万美元,比去年减少50.6%。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6096万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县境内公路总长362.17公里,其中:油路182.6公里。 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476万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城乡电话用户量3.1万户,比上年增加了0.3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6.1%。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4428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222万元,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5995万元,增长15.4%。财政支出22435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金融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2687万元,比年初增加1495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6452万元,增加9999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73569万元,比年初增加7054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226万元,比年初增加518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5623万元,增加5742万元。贷款投放趋向集中,年内工业贷款6118万元,农业贷款21738万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317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全年理赔案件1084件,支付保险赔付额803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广播 年末全县有乡镇科技管理单位23个,科技贸易机构1个,新增科技专利申请项目2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得到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有新的进步。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61所,在校学生85948人。其中:高中4431人,初中27276人,职中1216人,小学53025人。全县共有教职工4769人,其中:专任教师3476人。普通中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380人,占88.9%,普通小学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974人,占97.7%。全县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8%,比上年增加0.39个百分点,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5.7%,比上年增加0.8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