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新田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是我县大改革、大发展、大见成效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机遇,按照“三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两个转移”和“三大战略”,突出“五动”并举,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26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是近几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860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27788万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42860万元,增长11.8%。人均GDP为3457元人民币,增加416元。三大产业结构为44.1:22.0:33.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来势看好。全县合同利用外资1045万美元,实际到位605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31981万元,实际到位13188万元。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5.1%,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8%,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据乡企局统计,2004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鑫隆、金龙、天君食品、诺伊尔等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为21.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人数2092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53人。年内城镇新增就业313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30人,城镇失业率为4.3%,比上年减少0.7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治安稳定,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企业和农民负担减轻。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还不优化,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增多,就业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粮食总产量158598吨,增长30.4%;油料3248吨,增长5.7%;烤烟9042吨,增长7.0%;大豆7255吨,增长7.0%;蔬菜194080吨,减少4.3%;水果26610吨,增长6.0%;出栏肉猪41.08万头,增长5.7%;出笼家禽551万羽,增长8.0%;出栏牛1.06万头,增长7.1%;出栏羊2.35万只,增长13%,禽蛋870吨,增长7.4%;水产品4580吨,增长6.5%。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46千公顷,增长23.8%;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3%。稻谷播种面积18.91千公顷,增长40.5%;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8.22千公顷,占稻谷播种面积的43.5%,比上年高15.2个百分点;油料播种面积1.28千公顷,增加0.8%;药材面积为0.40千公顷;烤烟播种面积3.35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为10.67千公顷。畜牧业总产值44303万元,比上年增长6.32%,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2.0%;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比例为51.7:2.7:42.0:3.2,据县乡企局统计,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102455万元,增长16.0%。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据水利部门统计,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800处,投入资金2600万元,完成土石方280万方,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2.42千公顷,增长5.7%。农业机械总动力26.45万千瓦,增长29.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5260吨,增长1.5%;农村用电量1444万千瓦小时,增长3.1%。完成造林面积2085公顷,退耕还林1000公顷。 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有5446人解决温饱和越过低收入线,但扶贫工作任务还很艰巨,年末贫困人口还有4.65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4842万元,增长41.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13933万元,增长7%。主要产品产量增加,合成氨32253吨,增长3.1%;碳铵111191吨,增长1.3%;复合肥料4384吨,增长19%;水泥11.1万吨,增长12.9%;发电量805万千瓦小时。产品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2806万元,增长61.8%;产品销售率为98.8%,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20万元,同比增长51.5%。 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13万元,增长46.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家,实现利润20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0万平方米,增长35.3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23万平方米,减少25.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291万元,增长56.8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6324万元,增长1倍;集体经济投资7610万元,增长41.76%;个体投资14567万元,增长18.11%。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4304万元,增长304.9%;更新改造投资3977万元,增长89.65%。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柏新坦二级公路全年完成投资6043万元;累计完成12883万元。中山商业广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旧城提质取得阶段性成效,先锋街改造已基本完成。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据交通和公路部门统计,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424.7公里,民用汽车拥有辆2010台,其中:载客汽车430台,载货汽车1253台,其它327台。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70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移动公司1379万元,联通公司210万元。邮政局759万元,电信局1422万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27万户,增长8.2%;移动电话用户2.4万户,增长15%。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县零售额14481万元,增长15%;县以下零售额17195万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额29487万元,增长13.4%;餐饮业1998万元,增长16.8%;其他行业191万元,增长11.0%。 七、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来势喜人。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045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605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31981万元,实际到位内资13188万元。新引进的生辉表业集团、两江口水库大坝建设和供水发电、诺伊尔制药等项目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