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三化进程”,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地方生产总值150446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996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5483万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50967万元,增长10.6%。按常驻人口计算的人均地方生产总值4085元,增长15.3%。三次产业构成比为42.5:23.6:33.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883万元(不变价),比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2971万元,增长9.4%;林业总产值为15043万元,增长2.0%;牧业总产值为16205万元,增长3.9%,渔业总产值为1041万元,增长2.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623万元,增长8.6%。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39.12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4.5%。经济作物中,油料、甘蔗种植面积分别达4.41千公顷、0.22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3.3%、10.0%;蔬菜面积为9.0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果用瓜面积为0.2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7.1%。 2004年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1504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507公顷,迹地更新面积107公顷,幼林抚育面积7856公顷,全社会采伐木材14.8万立方米。 全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6205万元,比上年增长3.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2004年完成渔业产值10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075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渔类1990吨,虾蟹类12吨,贝类67吨,鳖类6205公斤。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5.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33万千瓦,增长21.7%;农村用电量6955万千瓦小时(不包括县办工业),比上年增长7.0%;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48万吨,比上年增长0.4%。年末乡镇办水电站55个,装机容量达42593千瓦。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4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8385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55万元,增长34.1%。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3525万元,重工业总产值26830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上升1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3%,比上年98.3%下降2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润1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4.0%;亏损企业亏损额194万元,减少111.4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7.8%,比上年增加30.6个百分点,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6大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3%,增加2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6.3%,上升了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36.0%,减少0.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1%,上升2.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7803元/人,增加14112元;流动资金周转2.47次,增加了1.2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295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22283万元,增长16.0%;集体投资2726万元,增长20.1%;个体投资33286万元,增长26.7%。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3960万元,增长13.9%;更新改造投资4725万元,增长29.4%;其他投资2770万元,下降3.8%;房地产开发投资828万元,增长96.2%。 五、国内贸易 2004年,市场商品销售稳中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县的零售总额202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县以下零售额23611万元,增长12.7%。分行业:批发零售贸易业39781万元,增长12.6%;餐饮业3968万元,增长18.9%;其他行业90万元,增长52.5%。 2004年全县实际利用内资20360万元,增长17.0%;实际利用外资647.7万美元,比去年增加29.5%。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6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年末县境内公路总长798.469公里,其中:油路219.708公里。 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量2.71万户,比上年减少了0.3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5.7%。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1179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798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839万元,增长50.5%;地方财政收入5305万元,增长18.1%。财政支出24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 金融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5900万元,比年初增加2321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9757万元,增加13305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1050万元,比年初增加27481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9735万元,比年初增加350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7809万元,增加22186万元。贷款投放趋向集中,年内工业贷款5682万元,农业贷款25181万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759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年理赔案件1467件,支付保险赔付额957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广播 年末全县有乡镇科技管理单位23个,科技贸易机构1个,新增科技专利申请项目1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得到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有新的进步。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06所,在校学生83513人。其中:高中5644人,初中28848人,职中3138人,小学47209人。全县共有教职工4591人,其中:专任教师3762人。普通中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567人,占41.7%,普通小学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869人,占96.4%。全县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4.5%,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