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蓝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6156万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360万元,增长3%。在总收入中,国税完成3881万元,增长1.9%;地税完成5558万元,增长24.8%;财政完成6717万元,下降11%。全年财政总支出为53594万元,增长31.1%。其中财政支农支出8152万元,增长50%,科技三项经费支出760万元,增长64.5%。 金融业务加快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4986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1470万元,增长19.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5455万元,增长17.4%,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县保险保费收入达7237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781万元,增长91.9%;寿险保险保费收入6003元,增长23.5%;中华险保费收入453万元,增长17.1%。 九、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和体育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小学26所,小学教学点165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346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422人。小学在校学生30850人,增长3.4%。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拥有乡镇文化站11个,文化管1所,文物管理所1所,图书馆1所。文物藏品69件,其中一级1件,二级 17件,三级52件,图书馆藏书28399册。新华书店出售各类出版物35万册,全县报刊期发累计19.58万份。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各1所,拥有床位总数652张,比上年增加67 张。各村都有医疗点,全县卫生工作人员1183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村358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30.51万人,参合率达93.4%。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差转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6%,上升1个百分点。全县有线电视用户3.8万户,增加0.1万户。 体育事业有新进展。在全省青少年运动会,我县运动员获得第二名1个,第三名6个,第五名1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1个。在全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县获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2枚。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经上级统计部门初步审核认定,2008年,我县单位GDP能耗1.42 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6.5%;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8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2%;单位GDP电耗540.8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12%。2008年度建设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为92.45%;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93.52%。 安全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58起,比去年多12起,死亡人数19人,与去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523人,下降11.2%;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7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7人,死亡率为6.43人/万车,下降8.5%。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总人口35.85万人,比上年增加0.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8万人,乡村人口23.77万人,城市化水平33.7%,人口出生率为10.1‰,死亡率3.9‰,自然增长6.2‰。 计划生育情况:计生委统计,已婚育龄妇女人数72679人,领独生子女证人数4889人,出生人数3604人,死亡人数1390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4629例,其中绝育920例,皮埋11例,上环2478例,取环469例,人工流引756例。全年共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1.6万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34560元,共有382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2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人均工薪收入7803元,增长24.3%;经营净收入1494元,增长1.8%;转移性收入2205元,增长7.7%;财产性收入480元,与去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17元,增长15.1%。其中,工资性收入1823.8元,增长18.5%;家庭经营收入2330.9元,增长6.03%;转移性收入323.5元,增长108.3%。全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1437万元,增长17.7%,在岗职工人平工资20262元,增长18.9%。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876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食品支出3297.4元,增长16.2%,居住支出854.3元,增长9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07.3元,增长20.7%,衣着支出1066.2元,增长6.1%,医疗保健支出448.4元,增长16.8%,交通和通讯支出618.3元,增长10.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45.1元,下降4%,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245.7元,增长32.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56.9元,比上年增加352元,增长11.4%。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6.3、4.5%和10.3%。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7.3平方米。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26部,移动电话机84部,人均住房面积34.8平方米。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均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514人,新增98人,比上年增2.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880人,增长70.9%;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0596人。全年投入城市低保资金780万元,保障对象5218人;投入农村低保资金272万元,保障对象11665人,城市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为10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蓝山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农业数据是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调整后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