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道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91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分地域看,县消费品零售额95658万元,县以下零售额47233万元,分别增长29.7%和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4556万元,增长24.3%;住宿餐饮业17901万元,增长18.7%;其它行业434万元,增长6.4%。 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2008年,全县进出口总额730.46万美元,增长15.6%。其中:出口690万美元,增长15.7%;进口40.46万美元,增长12.3%。 招商引资积极推进。2008年,全年共引进项目59个,合同利用内资54.1亿元、外资1.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68115万元、外资418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1%、0.2%。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2008年,全县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客运量881万人,比上年增长5.8%;完成客运周转量270476万人公里,增长21.1%。完成货运量345万吨,增长29.8%;完成货运周转量158667万吨公里,增长29.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01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3168万元,增长26.3%。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9889户,减少9.2%,其中乡村固定电话用户23200户,减少14.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3352户,增长41.8%。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6163户,比上年增长21.5%。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163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3804万元,增长20.8%;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2516万元,增长77.9%;一般预算收入15310万元,增长13.9%。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5811 万元,比上年增长32.2%。 金融平稳运行。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7830万元,比年初净增96254万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6452万元,比年初净增60758万元,同比增长19.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1431万元,比年初净增20544万元,同比增长15.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0833万元,比年初净增6841万元,增长15.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全年保费收入12937万元,比上年增长119.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97万元;增长1.7%;人身险保费收入10840万元,增长182.0%。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4655万元,比上年增长162.3%,其中财产险赔款1899万元,增长67.2%;人身险给付2756万元,增长331.3%。 八、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08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6%,比上年提高 0.02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52%,提高0.13个百分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6163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35260人;普通小学267个,在校学生56763人;幼儿园(班)32所,在园(班)人数6662人。教职员工6635人,其中专任教师5788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8年,全县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3个,文化站23个,文化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为城乡居民免费放映电影7177场;业余文化艺术团体(队)253个,其中艺术团体13个,年演出1.81万场次;县图书馆藏书55.8千册。我县成功申报为革命老根据地。成功举办了首届“道县中和节”。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明显加快。2008年,全县电视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36万户。卫星电视接收站台53个,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9.2%。全年230个村完成了通广播工程,为160个农村电视盲区自然村解决了看电视难问题。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08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0个,拥有床位总数1039张;卫生技术人员121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49人,注册护士423人。年末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共51.48万人,参合率达85.7%,比去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共有电脑体育彩票布点28个,全年完成销售额320万元。参加省市体育比赛,我县运动员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3枚的好成绩。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县总户数22.43万户,总人口69.07万人(按省市统计局根据每年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核定),比上年末增加0.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18 万人,乡村人口45.89万元。城镇化水平为33.56%,比上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全县年末常住人口60.04万人。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57 ‰,比上年上升0.9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72‰,上升0.4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5‰,上升0.46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08年,全县年末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22612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036元,增长3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83元,比上年增加926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3元,比上年增加765元,增长18.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62元,增长5.6%;家庭经营收入4751元,增长15.4%。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857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食品支出3823元,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7.7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24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食品支出1954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61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2008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7682人,比上年增长41.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515人,减少6.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367人,增长168.1%,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为47671人。全年城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3675户、8723人,发放保障金1552.2万元;农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8894户、20265人,发放保障金979万元。 十、环境与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大。2008年,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到90%以上。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和工业企业达标率分别为100%、 96.5%。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92.9吨比上年削减14.28%;COD排放总量4639.6吨,削减4.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2.8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87.63%。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2008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2起,死亡15人,比上年分别上升3.2%、下降11.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5人,下降64.8%;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死亡人数1.86人,下降47.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22人,下降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