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冷水滩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房地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05年末,全区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7家,完成房地产开发61449万元,施工房屋面积90.5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5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30.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2万平方米;销售房屋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2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54613万元,其中住宅3195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日益完善,投资成果显著。1、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开工项目23个,完成8.23亿元,占总投资的51.2%。其中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明显的项目有:梅湾新区完成投资4980万元,工业园区完成道路建设投资1280万元,区政府办公大楼搬迁完成投资7380万元。2、技改投资加快,其完成投资2.16亿元,增长75.6%。3、小城镇建设进展趋势好,其完成投资10510万元。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货物周转量14283万吨公里,增长22%。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3463万吨公里,增长23%;水运货物周转量820万吨公里,增长2.5%。旅客周转量28276万人公里,增长12%。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7978万人公里,增长12%;水运旅客周转量298万人公里,增长2%。 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369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6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7009万元。年末全区拥有固定电话6.7万部。移动电话、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年末互联网用户9905户。 六、内外贸易 商品市场稳中见旺。200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城市零售额16.46亿元,增长14%;农村零售额5.1亿元,增长1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额19.43亿元,增长13.6%;餐饮业2.07亿元,增长15.4%;其它行业0.05亿元,增长9%。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6亿元,增长66.8%。各大型超市逐步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主力军。2005年,步步高、家家福、建都等大型超市其商品销售额达2.4亿元,同口径比增长17.7%。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内地集聚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年出口总值达1265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54万美元,较去年增长79%。从区外贸公司出口产品来看,主要出口牲猪、滑板车、高尔夫球车等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招商引资开创新局面。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三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充实招商引资队伍,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安排招商引资专项经费,积极组团参加“港洽会”、“夏交会”、“永州投洽会”等招商活动,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提高。全年共引进项目107个,合同利用外资2210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0.5%;实际到位外资金1354.5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0.3%,增长31.7%。内资项目92个,总投资12.53亿元,合同引进内资10.6亿元,实际到位内资7.341亿元,占计划数的193%。其中赛洛天然气、永州国际商贸城、永州市山川木业等20个项目投资额达1000万元以上,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后劲。制造业仍是吸引外资最集中的领域,农业、第三产业外商投资明显升温。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据统计,区农行、区农发行、区工行、区信用联社等4家银行年未存款余额29.35亿元,比年初增加5.34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9.102亿元,比去年初增加2.15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3亿元,比年初增加3.18亿元。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3.53亿元,比年初减少1.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2亿元,比年初减少3.2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96亿元,比年初增加0.445亿元。贷款总额中:个人消费贷款0.197亿元,比年初增加0.04亿元。 保险事业增长迅速。2005年全区保险行业成果喜人,新增二家保险行业,全区全年保费收入7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财产险收入1874万元,增长3.2%;寿险收入5810万元,增长97.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672万元。全年保险赔付额为3313万元,增长62%。 九、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 科教兴区取得新进展。全年全区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全区高新技术开发成果进一步提高。其中四通生物制品厂、中大特种水泥厂等10家高新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值3.1亿元,同口径增长20%。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区普通小学125所(含村小103所),在校学生3.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毕业生升学率为100%。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3.5万人。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1.1%。2005年全区本科上线978人,比上年增加198人。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获奖11人。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有线电视用户7.3万户,电视覆盖率达92%。 卫生保健事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医院13个。卫生技术人员1811人。全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577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数为211张。农村医疗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数的比重为75.56%,比上年提高12.26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5年末总人口50.84万人。其中,城镇24.53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8.9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2.75万人,占66.85%;非农业人口16.4万人,占33.15%。全区男性人口为25.47万人,女性人口为23.52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8.15‰,下降2.5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0.12‰;自然增长率7‰,下降0.89个千分点。年末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0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12.3%。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6元,增长20%。主要是城镇居民的工薪的增加以及城镇居民低保活动的起动,有力促进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74.42元,增长29.2%。其中在交通及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为658.7元、461.32元和330.63元,增长64.68%、12.52%和49.61%。农村人均纯收入3337元,增加351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7元,增加870元,增长80%。同时,全区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逐渐提高。2005年,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12860人,离退休人员3657人,应收养老保险费2166万元,实收1541万元,收缴率为71%,应发养老保险金2150万元,实际支付215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为10584人,离退休人数为2493人,全年应收养老保险费2211万元,实收2211万元,收缴率为100%,全年应发养老保险金2592万元,实际支付2592万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和规范的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6336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715.68万元,征缴率为9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689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239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6156人。全区低保对象和农村特困救助共26820户,其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0860人。年发放低保保障金1426.8万元,共发放救灾款物143万元。各项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各项保障措施进一步得到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