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永州市零陵区统计局

200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市的工作部署,突出结构调整,狠抓工作落实,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基本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33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亿元,增长12.9%。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

一、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优质率进一步提高。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优质稻种植面积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5.5万亩,比上年调减0.7万亩,旱粮播种14万亩,增加1万亩,粮食总产量32.5万吨,与上年持平,优质稻、准优质稻种植面积29.7万亩,增长65%,发展优质杂交稻组合制种1.2万亩,增加0.78万亩。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烤烟、蔬菜、西瓜、百合的播种面积分别发展到0.7万亩、20.4万亩、2.01万亩、1.35万亩。主要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好的收成。甘蔗产量64728吨,比上年增长43.4%,棉花产量540吨,增长2.9%,油料产量5907吨,增长5.7%,水果产量22926吨,增长21.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68万亩,比上年增长181.3%,封山育林24.2万亩,零星植树105万株。"三难地"改造3100亩,长防林和退耕还林第一期工程1.9万亩造林任务已经完成。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牲猪品改力度加大,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改良母猪2000多头,新增三元杂交母猪1000头。发展养猪大户150户,发展养禽大户300户。发展生猪91.2万头,出栏生猪56.99万头,分别增长4.2%和3.75%;发展耕牛6.95万头,出栏0.64万头,分别增长4.7%和10.34%;发展家禽1607万羽,出笼1186万羽,分别增长3.8%和4.3%。

渔业生产产销两旺。渔业新品种进一步推广,稻田养鱼规模扩大,稻田模式化养鱼2.4万亩,新增面积4000亩,增长20%。全年水产品产量8240吨,增长5.6%。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增加。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76万元,处理病险水库14座,完成土石方330万方。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全区工业企业的改制和扶优扶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工业生产好转,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21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42万元,增长1.3%,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170万元,增长35%。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工业产值18517万元,占91.6%,轻工业完成产值1695万元,占8.4%。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98.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3.6%。企业亏损面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95万元,减亏152万元,盈利企业实现利润2022万元,盈亏两抵,实现利润总额1920万元,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03.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工业技术创新又有新进展。永州市水泥厂通过股份制改造和技改扩建,年设计能力达到20万吨,已成为国家中二型企业;永州特种养殖研究所,永富纸板厂,市氯酸钾厂等企业技改后,稳定了产量,提高了质量;永州市绿源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永源"纯中草药生物酶饲料添加剂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列入省科委重点"星火计划"项目。

建筑业生产保持了一定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167万元,增长8.1%。全年施工住宅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8%,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同去年持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衡枣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我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添了新的动力,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501万元,比上年增长5.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2694万元,比上年增长3.8%;集体经济投资6040万元,下降6.7%;个体及其他投资24251万元,增长6.6%。从投资渠道看,基建投资9733万元,增长22.7%;更新改造投资982万元,其它投资1979万元,增长1.4%。

小城镇建设和重点工程投资完成较好。全年小城镇建设投资1.5亿元,新建商住楼50万平方米,10多万农民进城镇拓业,有18个外引内联项目落户小城镇,吸引资金8000多万元。萍洲开发区"三纵四横"的路网基本形成,累计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占地325亩的两个大型市场的用地已完成土地平整,架通了3.5公里的水电线路,完成砼路面硬化5000平方米,铺设三碴路面1500平方米。重点工程衡枣高速公路、永连公路、五里堆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进展顺利,农电网改造一期工程投入资金3600万元,已完成106个村3万多户的表计改造。

四、商业、财贸、金融

2001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城乡居民即期收入和预期收入明显提高,"假日经济"进一步繁荣,市场发育进一步完善,城乡消费品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25万元,比上年增长9.3%。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6623万元,增长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0%,餐饮业增长11.5%,其它行业增长7.3%。

财政收入增幅较大,收支矛盾比较突出。2001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914万元,增长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14万元,增长6.9%,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5397万元,增长38.3%。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1084万元,增长12.2%

交通运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实现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五、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稳步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良好,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壮大。全区有普通中学51所,职业中学8所,小学371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计91885人,毕业生数18875人,招生数21288人,教职工人数6333人。小学升学率达99.9%,初中升学率41.5%,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群众文化广泛开展,成功地举办了全市广场文化现场观摩会,黄田铺镇被授予全省"百优文化艺术乡",柳子庙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全面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