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临武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临武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矿业秩序专项整治、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和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强力推进“三化”进程,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综 合 2006年,全县GDP为3558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48万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88876万元,下降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05266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2033元,比上年增加38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3:53.1:29.6,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1.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2.7%,下降0.3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企业克服自然灾害、原材料不足等困难,保持良好经济效益。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77683万元,下降1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2家,新增11家,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2.86%;利润总额14807万元。其中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625万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9.7%。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其中临武舜华鸭业获全省禽类加工五强企业称号,金福科技获全省十佳成长性企业称号。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18049万元,增长20.49%;上缴税金297万元,增长80.0 %;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总产值达到16953万元,增长20.82%。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东塔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1.12%,比上年高2.06个百分点。全社会非农产业劳动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2.76%,比重增加9.19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全县8件实事14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9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184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826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902人。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824平方米。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2人。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2所。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污染减排压力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受灾严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200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38千公顷,增长1.9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4.35千公顷,增长0.81%。油料种植面积1.21千公顷,增长7.98%。蔬菜种植面积7.84千公顷,增长2.52%。粮食总产量13.12万吨,下降2.19%,其中谷物总产量11.24万吨,下降1.52%。特色农业稳步增长。蔬菜23.88万吨,增长0.42%;水果4.59万吨,增长7.6%;临武鸭出笼385.05万羽,增加29万羽。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4035吨,增长4.8%;出栏肉猪36.66万头,增长3.3%;出笼家禽398.5万羽,增长2.9%;出栏牛0.99万头,增长1.0 %;出栏羊6.54万只;禽蛋1933吨,增加1.7%;水产品3542吨,下降20.2%。 农业结构适时调整。优质稻种植13.3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14千公顷;烟叶、蔬菜、瓜果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分别增长2.86%、2.52%和14.21%。牧业和副业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林、牧、渔、副比例由去年的60.8:5.4:29.0:3.5:1.2变为60.0:5.0:31.1:2.6:1.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436处,投入资金6115万元,完成土石方519.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平方公里。全县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1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7.73万千瓦,增长11.8%。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667公顷,其中退耕造林334公顷,荒山荒地造林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3.08%。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县农村投资50898元,增长23.6%。财政支农支出3373万元,增长10.3%。新增蓄引提水量184万方,帮助1.3万人和1.4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606口;建成县到乡镇公路14.2公里,建成通村公路82.9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77683万元,比上年下降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86万元,下降42.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930万元,增长10.72%;大中型企业增加值6718万元,下降24.3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原煤124.7万吨,下降13.5%;锡锭3310吨,下降35.45%;锡精矿含锡量15777吨,下降52.95%;钨精矿2592吨,增长4.32%;铅精矿含铅量1130吨, 下降21.69%;锌精矿含锌量1661吨,增长0.97%;铅锭23002吨,增长9.08%;发电量3418.5万千瓦小时,增长16.84%。 建筑业发展缓慢。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93万元,下降3.8%。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家,实现利润475.1万元,增长57.0%;税金29.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9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9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85万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城镇投资121387万元,增长48.2%;农村投资49241万元,增长19.5%。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75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889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16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62个。 工业投入力度大。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全部工业完成投资88896万元。以煤炭、有色金属为主的采掘业投资69102万元;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龙头的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完成投资21794万元。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全县工业化进程。 重点工程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全县21大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495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6%。舜华鸭业马口铁罐头生产线工程、湘桂冶炼厂扩建工程、双龙公司高纯铅提银产品工程、官山路桥工程、通乡通村公路工程进展顺利。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2006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0996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旅客周转量58348万人公里,增长1.3%。全年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15296万吨公里,增长0.97%。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74万元,增长52.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94.9万元,增长31.04%;电信业务总量2555万元,增长9.2%,移动业务总量15906万元,增长53.1;联通业务总量717.96万元,增长32.2%。移动电话用户6.9万户,比上年净增1.2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