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宜章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成功举办了莽山高山杜鹃花节和纪念湘南起义80周年庆典活动,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被列为全省首批免费开放纪念馆。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9.75万人次,增长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亿元,增长5.83%。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6162万元,增长15.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564万元,增长16.45%;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9826万元,增长13.5%。全年财政支出81337万元(包括上级补助收入),增长35.56%,其中:教育支出20678万元,增长43.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834万元,增长27.8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72万元,增长9.38%。 全年国地税完成收入32097万元,增长16.27%,其中国税收入20872万元,增长15.02%;地税收入11225万元,增长18.6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2115万元,比年初增加9808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64723万元,比年初增加86886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6191万元,比年初增加9633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12572万元,比年初增加2617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3619万元,比年初减少16496万元。 全县保险公司共22家,完成保费收入11452万元,增长1.92%,赔款4418万元,增长181.58%,赔付率38.58%。 七、科学技术和环保 全年专利申请数26项,其中授权专利4项。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全年科技三项费用1529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88%。全县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6579万元,增长3.8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39%。 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5.71%,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100%,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7.13千克。年度基本农田保有量保持上年水平,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率为105.25倍,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率100%,矿产资源非法开采制止率97%。 八、教育和卫生 年末实有学校所数282所,其中普通中学35所,小学239所。年末实有民办学校8所,其中普通中学5所,比上年减少1所;小学3所。全县教职工5212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613人。全县新招学生20851人,其中民办学校新招学生707人。全县在校学生数79675人,其中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3376人。初中教育完成率99.98%,每万人高中阶段学校在校学生267人,高考本科上线680人。?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717个,其中:国有医院29个,民办医院1个,农村卫生室659个,个体诊所25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467人,其中医生数1394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539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079张,县级卫生机构床位数400张。每万人拥有执业医生19人,孕产妇死亡率为零,计划免疫覆盖率99.87%。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人员398704万人,参合率88.25%。 九、文化、广播电视、体育 全年共计送戏下乡133场次,开展的广场活动中,放映电影280场次,演出10余次,观众超过2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我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1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8%。有线电视用户6.7万户。 全县运动员在市级以上运动会获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5枚。全县达到等二级标准的运动员17名。全年输送本科体育人才17人。 十、民生事业、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8元,增长8.92%。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474元,增长7.0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46%。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11平方米,增长2.64%。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空调74台、电脑64台、彩电142台、冰箱90台、洗衣机94台、移动电话194部。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1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5元,同比下降7.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9.3%。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7.46平方米,农民居住质量指数58.19%。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摩托车52.5辆、移动电话146.3部、彩电90台、电冰箱38.8台、洗衣机46.3台。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6091人、37548人、19382人和26162人,比上年末分别净增3760人、2518人、1760人和3403人。分别征缴保险费2990万元、2736万元、447万元和117万元,增幅分别为14%、24.8%、7.2%和10.37%。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886.8元,比上年增加102元。全日制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由500元提高到560元。 全县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022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0807人。城市低保每人月均93元,农村低保每人月均35元。全面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参保城镇居民17585人 。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全县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资金、捐赠物资折款共367.9万元。 十一、人口 年末全县人口59.02万人(公安户籍人口),其中城镇人口20.81万人,城市化率35.27%,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883人,人口出生率为11.87‰,人口死亡率为6.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85%,计划生育率87.6%。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