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资兴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3年,全市积极培植财源,加强财税征管,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源发展后劲增强,确保了重点支出和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财政入28830万元,增长36.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378万元,上划中央“两税”10453万元,分别增长28.17%和53.44%,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0.3%,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0.02%,财政收入质量在郴州名列前茅。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款大幅上升,贷款总量保持增长。银行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302618万元,贷款余额为221769万元,分别增长14.8%和2.8%。 保险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公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2003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全市保险行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拓宽保险领域,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收入7887万元,比上年增加1058万元,增长15.5%,保险支出2361万元,比上年增加266万元,增长12.7%,保险赔付率为33.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3年,我市认真贯彻郴州科技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突出技术创新这一主题,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工作取得新的发展,科技贡献率56.1%。全市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项、地市级5项、县市区6项。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554万元,比上年增加235万元,增长73.7%。湘云鲫(鲤)网箱养殖规模突破了3200口,东江河道建立600口网箱养殖虹鳟鱼基地、孵化苗种280万尾,产商品鱼600吨。东江银鱼群储量超过1000吨,“狗脑贡茶”有机茶基地1.2万亩,发展“猪、沼、果”生态农业示范户1200户;全市形成了4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4000立方米竹胶板的林产深加工基地。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级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普及9年义务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全市拥有初中31所,在校学生18146人。职高中学2所,在校学生5080人,普通小学212所,在校学生22858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9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2万册,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7%和99.5%。有钱电视入户3.9万户,比上年增加1052户,增长2.8%,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到28.8%。 卫生事业保持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45个,门诊30个,卫生技术人员1572人,比上年增加12人,卫生机构人员1829人,比上年增加4人,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30.95人,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工作取得新成绩,2003年,继续保持全省“文明卫生城市”称号。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体育设施、场地建设都有新发展。体育比赛取得新成果,全市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5枚、银牌9枚、铜牌11枚。在全省举重锦标赛上一举夺得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3枚。全民体育竞技活动全面展开,全年举办市级体育比赛16次,青少年锻炼达标22670人,等级运动员发展到14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市乡先后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田径赛、扑克、象棋赛160余次,“腰鼓队”、“扇舞队”、“太极拳队”、“健身球队”、“健身健美操”不断发展壮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部人口的37.2%,体育达标学生占全部学生的96.8%。 十、环境保护 2003年,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对厂矿企业污染督促检查力度,环境管理、环保执法、环境监测等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工业污染达标排放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市氮肥厂、鲤鱼江电厂、东江电化厂、啤酒厂、创兴人造板厂、耐火材料厂等重点企业达标。2003年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2%,工业废气处理率99.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7%,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3年,我市按照“实施新战略,创造新特色,勇攀新高峰,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思路,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头等重点位置来抓,“计生突击月”活动成效显著,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出生人口1370人,年末总人口361050人,其中农业人口234582人,占总人口的64.97%,非农人口126468人,占总人口的35.13%,人口出生率为3.8‰,全年死亡人口472人,死亡率为1.3‰,全年净减人口4人(主要是水电八局职工户口迁出)。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日趋提高。 2003年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达到3577元,增加291元,增长8.9%,其中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40元,增加290元,增长10.6%,人平住房面积由上年的39.9平方米上升到40.1平方米,彩电、电冰箱、手机逐步进入农户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4元,比上年增加623元,增长8.5%,人平消费支出6025元,增加575元,增长10.6%,消费结构显著变化,食品消费进一步减少,居住、娱乐、旅游、穿着消费增加,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53%下降至35.39%,人平住房面积由上年的23.36平方米上升到23.38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