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资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围绕抓龙头、抓引进、抓管理、抓稳定,突出“管理效益年”主题,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克服和战胜了多次自然灾害的袭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在郴州各县市综合考核名列第一。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28519万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830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7353万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36万元,增长1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75元,比上年增加882元。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1:41.8:37.2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5个百分点。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支柱产业、特色产品规模有了新发展,农产品加工有了新突破,农业产业化考核在郴州名列第一。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种植业除粮食因“三次”水灾袭击产量有所下降,其他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0.4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38005万元,林业14998万元,牧业38149万元,渔业12617万元,主要农产品有药材、油料、茶叶获得丰收。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改造面积3.26万亩,50万亩马尾松、30万亩大径林、30万亩楠竹林业基地已初具规模,长势良好,油茶籽产量4250吨,村及村以上木材采伐量20万立方米,竹木砍伐138万根。 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建立优质肉用牛生产基地4个,重点草食动物开发乡镇16个,优良种羊场4个,并已初具规模。家禽、家畜出栏出笼继续保持增长。 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广科学养鱼,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2.14万亩,比上年增加7427亩,网箱养鱼3852口,比上年增加642口,水产品产量达19050吨,比上年增长18.3%。 乡镇企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市把乡镇企业作为提高市域经济总量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全市乡镇企业保持了稳步增长势头,全年乡镇企业增加值8.87亿元,企业上缴税金5533万元,出口交货值达到11000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两个买断”全面推进,企业生产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33%,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46%,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效益指数达到131.77%,比上年提高23.12个百分点,人均县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7元。企业改革向更高、更深层次推进,市棉织厂退二进三,圆满完成了企业改革任务,市耐火材料厂、市氮肥厂、市电化厂、市化工公司、市水泥厂、市特种水泥厂等6家国有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垄断经营行业的电力集团、市自来水公司等企业的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建筑业生产进一步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2002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1541万元,同比增长12%。 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5263万元,竣工产值31551万元,分别增长15.2%和1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8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751万元,同比增长66.7%,其中国有投资156500万元,增长124.5%,为启动内需,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加速重点工程建设,全年新上项目90个,其中:省重点工程项目1个,郴州市重点项目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7.8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个。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鲤鱼江电厂扩建工程、程江口水电站、郴丰鞋业二期工程、创兴人造板厂二期工程、小水电开发、东江明珠宾馆、东江依波茵高级住宅区、东江文化广场、省道1813线彭杨公路沙改油等一大批项目纷纷上马,进展顺利,国储粮库、东江宾馆全面竣工。 交通运输成效显著,省道1813线彭杨公路沙改油路段路基整理、东江迎宾路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围绕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开展以“完善交通设施,整治占道经营”为重点的治理活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经国家及湖南省验收为“畅通工程”合格县市,交通运输机械迅速发展,全市拥有汽车达3550辆,其中客车2200辆,货车1350辆,摩托车3529辆。 邮电通讯快速发展,2002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5930万元,增长14%,全市程控电话装机71000门,新增8500门,普及率达19.7户/百人,其中移动24000台,新增5000台。 五、国内贸易、市场物价 市场经济进一步规范,消费品市场货物充足。2002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2729万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国有经济15070万元,个体经济107375万元,其他经济30284万元,分别增长10.3%、12.5%和11.1%。 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增长,2002年全市共登记注册个体私营户7900户,从业人员81500人,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285100万元,增长15%,上缴税金5400万元,增长12.8%。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9.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8%,分别比上年回落0.5和0.3百分点,综合物价指数为99.7%,从各类指数看,大部分商品价格保持稳定,部分工业品呈下降趋势,粮食价格仍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大米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六、外经、外贸 2002年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外商直接投资2009.8万美元,出口创汇1026万美元,外派劳务9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7.0%、101.1%和38%。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的若干规定》,推行“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实行限时办事,超时默认制度,清理了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整治施工环境。兑现了招商引资奖金52.13万元,全年共发布招商项目62个,签约项目31个,合同利用外资6.47亿人民币,在巩固和发展锌锭、硅、床单、柑桔等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的基础上,新引进外商企业出口创汇率显著增长。 |